学校代码:0008
电子商务(少数民族班)单列代码:0188
服装设计与工程(中美合作项目)单列代码:0189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毗邻钱塘江,紧邻下沙公园和地铁出口,占地面积2100亩,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7亿元,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近300万册、中外期刊4000余种,是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下沙高教园区分中心。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2300余人。
● 具有114年办学历史
● 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权
●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 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 被列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 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 设立“理工实验班”,配备导师,个性培养,自主选择意愿专业
学科科研
成就显著
百年学府
底蕴深厚
学校前身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64年由国务院命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定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700余人,正高职称190余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省级特聘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3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55人,其中重点资助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32人;另聘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170余人。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校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152位,浙江省高校第3位。
学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工程硕士领域,拥有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近5年学校获各类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奖励80余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在人民网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中,我校位居第87位,2011中国大学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我校位居第15位,2011中国大学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居第40位。
学校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省级重点专业(含建设),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单位”,连续两届成为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发起单位。学生近3年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以及各类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200余项。
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录取分数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居省属高校前列,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光华基金会评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在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2009、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中,我校4名学生进入百强,其中我校校友金津蝉联榜首。
学校奖助学体系健全,按有关规定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设有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奖学金、香港桑麻基金会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及单位或个人设立的社会奖学金等20多种奖学金。在校学生有近50%的学生可获得各类奖学金。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建立“六位一体”的助困帮扶体系,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补助、学费减免等方式做到及时帮扶、应助尽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困难。并通过开展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等,鼓励学生自助助人、自强自立。
实施开放办学,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是浙江理工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学校已经和世界上14个国家和地区的47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包括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师生互派、合作研究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普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利物浦大学;法国缅因大学、EG@工程师教育集团;丹麦哥本哈根工程学院;德国威尔道应用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拉筹伯大学;日本信州大学、佐贺大学、福井大学、京都纤维工艺大学、静冈理工科大学、杉野学园;韩国汉阳大学、又松大学、水原女子大学。此外,还有我国的香港理工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明新科技大学等。近2年,有200余名学生赴国外学习、研修、参加比赛等。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出国交流,部分学校可申请全额奖学金。学校具有外国留学生和华侨、港澳台学生的招生资格。2010年在校留学生超过100人次,分别来自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刚果(金)、西班牙、德国、荷兰、瑞士等10多个国家。
奖助学金
体系完善
人才培养
硕果累累
国际交流
走向世界
浙江省各批次进档考生,如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均予录取。
特别提示
新生奖励政策
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报考的浙江省进档考生,高考成绩高出省一批线35分(含)以上者,学校确保考生录取在其前3个专业志愿中的一个。
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报考,符合我校启新学院选拔条件者,录取后可进入启新学院学习。
设立新生奖学金(须第一批次、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报考我校):
1、第一批考生高考总分位居所在省(市、自治区)文科前300、500、700、900名或理科前500、1000、1500、2000名的,分别可免大学本科4年、3年、2年、1年的学费。
2、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结合各科类实际录取人数,学校确定新生奖学金获得者30名(不含已享受免学费新生),其中前15名奖金额为3000元/人,第16至30名奖金额为1500元/人。
设立中美合作项目特别奖学金,用于奖励该项目优秀学生及资助该项目选派赴美留学学生的部分费用,获奖覆盖面达到90%以上,最高奖学金额可达到6万元,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在浙江省预留少量高分征求志愿计划,用于在第一批第一次征求志愿时招收高出一批线50分(含)以上或高出本校第一批平行志愿投档线30分(含)以上的考生,具体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参加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并获三级以上(含)证书,或者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且第一志愿(含平行志愿)报考我校的进档考生,学校确保考生录取在第一专业志愿中(艺术类专业除外)。
学校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免试推荐权,优秀本科毕业生将免试推荐进入本校或外校攻读硕士学位。近年已有多位推荐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
学校设立“理工实验班”,单独编班招生25人,要求高考成绩高出省一批控制线40分(含)或位列我校一批投档考生的前10%。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习导师,共同确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学生可根据志愿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为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将遴选180名优秀新生进入启新学院理科类实验班(材料化学生物实验班)、工程教育实验班(机械电子实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经济管理实验班学习,实行导师制。
学校实行学分制,采取灵活的自主选课制、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提前或延迟毕业;设立创新学分,建立创业基金,建有大学生科技创业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为更好满足学生专业需求,入学后有5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末,可申请跨学科门类转专业;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末,可申请转入本学科门类内的其他专业;第五学期末可申请转入二级学科门类内的相近专业。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修读辅修专业。达到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学校参与长三角高等教育合作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近年来,留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长,层次不断提升,结构逐步完善,校园国际化氛围不断增强。
巍巍百年学府 青春值得托付
科技与艺术学院
院校代码:0097
依托理工 持续发展有潜力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确认、由浙江理工大学举办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占地面积563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办学设施完善。现有本科专业及方向37个,在校生6680人。现有专任教师34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78人,并聘请了一大批浙江理工大学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艺工结合 人才培养有特色
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师生为本、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浙江”的办学宗旨;继承和发扬浙江理工大学“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坚持“规范办学、培育特色、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的办学思路;以培养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办学实力。
学院以纺织、服装、艺术设计为特色,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艺术与理工科相结合,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环境。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现共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渠道畅通 专业再选有途径
学院坚持因材施教,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和优秀生培养方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校一学期后共有4次机会可根据自身条件按学院要求申请转专业;进校两学年后,前2%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可申请转入浙江理工大学学习,符合条件的颁发浙江理工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浙江省“2+2”考试转入选拔高校,享受公办学生同等待遇。
强化素质 学科竞赛有成果
学院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近3年来,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0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浙江省二等奖1项,2009年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二等奖1项,“焦点网杯”第二届在杭高校房地产营销策划大赛二等奖1项,2009年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浙江省第一届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3项,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中国节能杯”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强。近3年来,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08年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新苗奖2项,“2008第二届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多名学生的科技作品获国家发明专利。
以人为本 奖助学金有亮点
学院按有关规定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设有综合素质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20多种奖学金。学院还评定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党团员等10余种荣誉称号。
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困难生信息库,并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联系国家助学贷款等。
开放办学 国际交流有拓展
学院学生可享受浙江理工大学国际交流相关政策,选送优秀学生赴英、美、德、日等国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或攻读硕博士学位,涉及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大部分专业。
知名学府为依托 百年一脉育英才
理工大学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5号 邮政编码:310018 科艺学院地址:杭州市文一西路960号 邮政编码:311121 咨询电话:0571-86843333、85857777
浙理工招生QQ群号:48579696、92057058、48579821、73443566 招生网址:http://zs.zstu.edu.cn E-mail:zsb@zstu.edu.cn 微博:http:/weibo.com/zjlgdx,http:/t.qq.com/zstu_zs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1-06/01/content_86763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