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在线:“80”、“90后”青年大学生对话杭州党史研究专家

发布时间:2011-08-22 作者与来源:浙江在线  浏览次数:

浙江在线·教育08月26日讯(通讯员 陈金灵 吴凡 孙妮)为积极响应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同志希望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的号召,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党员满怀激情,历时半月走访了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舒国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金延锋、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安蓉泉、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劲松、郑显理、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牛玉峰等党史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该次寻访活动仅仅围绕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三大希望”、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人民网上《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的专题报道以及目前青年大学生入党信念、等社会焦点问题展开。各位党史研究专家结合研究专长,见仁见智,妙语横生,给广大青年党员讲授了现实版的“党课”。

  舒国增专家分阶段就中国共产党与浙江的亲密关系作了阐述。认为目前浙江之所以发展这么好,这与浙江嘉兴南湖上举行的“中共一大”所产生的‘红船精神’密不可分。在抗战之际,浙江的工农红军虽然数量不多,但骁勇善战,对抗战胜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解放之初,解放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协同合作也发生在浙江台州的一江山岛。

  金延锋专家对各地围绕建党90周年各企业、学校举办的“红色文化”活动作了评价,他认为在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红色文化”起着凝聚人心、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的巨大作用,那些久唱不衰的经典红歌、红色电影对于塑造青年人的理想、信念与追求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利于青年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谭劲松专家则把50年代出生的老一辈的与目前“80”、“90后”的青年人在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方式上作了生动对比。认为“80后”、“90后”们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的爱国、爱党感情是强烈的,但方式却是批判的,这也正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最真挚力量。

  安蓉泉专家认为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三大希望”不仅体现了中央领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关怀,同时更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提出的要求。

  牛玉峰专家尽管因生病在医院治疗,但他仍心系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向党员们深情讲述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及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联系并就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摆在全党面前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深刻剖析。

  被媒体誉为“高校政治课明星教师”的郑显理老师则结合青年大学生成长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对大学生党员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但同时要记理论是为现实服务的;希望青年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理想,但同时要牢记理想是为梦想服务的;希望青年学生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但同时要牢记方法是为了指引你走一条更加稳妥的、更有效的路而用的。

  该次寻访活动,党史研究专家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广大青年学生阐述了党史、党事,增强了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热爱之情,进一步坚定了青年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新闻来源网址: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1/08/26/0177994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