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钱江晚报今日下沙以《背篓里,孕育着梦想》为题,报道了我校党委学工部主办、信息学院承办的2012第五届“真维斯杯•感动理工”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总决选,介绍了参赛选手尹军的感人事迹。
原文如下:
背篓里,孕育着梦想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阮飞霞 柴田 张兴红
二十四年前,尹军刚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在一棵菩提树下,养父母用一个大背篓将他背回农村抚养。
一转眼,他已长大成人,昨夜,他登上舞台,被浙江理工大学评为第五届“感动理工”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
“感动理工”经过5个月的网站网络投票、评委评比,最后选出15名进入决赛。尹军与其他14名同学一起站上了决赛的演讲台上,在这里,一场“苦难历练人生,自强成就事业,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演讲即将开幕。
尹军最后获得了第四名,但他获得的掌声却是全场最多的。
背篓里,孕育着梦想
整场比赛没有亲友的助威,没有“加油”的呐喊,只有简简单单的PPT演示和演讲。
每位选手总分10分,有5个嘉宾评委,占60%分值,每个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投票,总共26人占40%的平分比例。
尹军,江西吉安人,是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初赛的2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昨日是决赛,最后15名中选出10名。
“我是一个弃婴,我的养父母,用一个背篓将我背回农村。每天黄昏,背着背篓在田野上打猪草,直到天黑才回家,这已是我习以为常的事。”演讲开始,尹军是第一个出场,演讲到一半,他声音颤抖了,眼眶渐渐湿润。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停顿了足足1分钟,尹军擦干眼泪又开始演讲。
“小时候,每次背着背篓回家,同龄孩子总是笑着喊我野孩子,我就告诉自己,我要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求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很幸运,中考,尹军考上了外县一所重点高中,从此他走上了独自在外求学八年的生活,为的是总有一天,梦想会实现,“野孩子”会变成雄鹰。
可惜,第一次高考,他落榜了。接着,他又开始一边打工一边进修画画。
“和马云、俞敏洪一样,我也参加了三次高考,甚至初升高时还复读了一年,也算的上是一个‘考学钉子户’了。”尹军笑着说,算上大学四年,我已独自在外漂泊求学十二年。
这期间,他北漂过,在西湖边做过服务员,睡过马路,也曾当街嚎啕大哭,社会基层的生活让尹军更加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愈加坚定了自己要朝着理想不断进发,决不放弃。
2009年,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是他人生中意义非凡的一年,尹军终于走进了他梦寐以求的浙江理工大学。
二次创业, 开启大学新方向
进入大学,发现自己比同班同学都大出3岁,而成长的经历使他显得颜容沧桑,于是同学们赐予他“军哥”的称号,不管有什么事,大家都会找他帮忙,他也力所能及的给予其他同学帮助。
久而久之,这个称呼给了他魔力,“我要改变以往柔弱的外表和贫寒的过去,我要创业。”
前年,他带着他的6名队友,参加“赛伯乐”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当时,他的团队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台竞技获得一等奖。
这次获奖,给他创业的想法赋予一种推动力,使他认识了一家杭派女装企业的董事长,并跟他商谈创业的蓝图,同时也获得了30万启动资金。
然而,理想与现实终究隔着鸿沟,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失败的滋味让他觉得年少的自己很可笑,没有经验,却满是浮躁。尹军说,成功不是垂手可得的果实,心中的那个梦想又在呐喊,他决定重头再来。
今年年初,尹军再次与6名同学筹集50万元,一起投资床帘生意,没想到,得到的效果远超过预期。
如今,他利用投资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名字叫家简符号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在走向毕业季的路上,尹军回首这23年,像是在翻阅一本独属自己的小说。“对于未来,我已经准备好了,绝不放弃,勇敢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闪光道路。”
新闻来源地址: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12-11/16/content_186059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