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钱江晚报今日下沙以《大学生这件装置设计捧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为题报道了我校国家奖学金特别奖获得者、艺术与设计学院大四学生程章。
原文如下:
大学生这件装置设计
捧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
程章在德国领奖(照片由本人提供) |
本报记者 林晓莹 本报通讯员 陈娇
程章从小缺少绘画基础,上大学前没有好好学过美术,但一直对设计怀有梦想。程章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大四学生。
最近,程章为首的三人团队,力克世界各地高手,捧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我有的只是比别人更坚定的梦想。”程章说,这是他唯一的成功秘诀。
在临安的标本博物馆里
获得设计灵感
程章是个瘦瘦高高的男生,话语不多,句句经典。“我一直在努力,可是以前却没有什么成效,所以我对自己说,还在潜伏,没有被挖掘出来。”
于是,程章频频参加比赛,以证实自己的实力。今年他就已经参加了不下六次比赛。
参加德国红点设计大赛,离最后交稿时间只有10天,虽然绞尽脑汁,他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于是决定先出去玩玩。
“我去了临安游玩,在一个标本博物馆里,看到很多稀有昆虫被做成的标本,突然灵感一现,有了设计思路。”
程章把这个想法告诉两名同学,他们认为很有创意。这时距离交稿截止日只有5天。
“我们三个人花了20多天时间来思考,才确定这个方案。最后的5天做设计,连睡觉都在教室里,没有回过宿舍。”程章说。
把捕捉昆虫变成捕捉模型
孩子不再伤害大自然
程章团队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作品,叫做《E-catch Net(电子捕虫网)》,是关于获取昆虫3D图像的扫描装置设计。
“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去田园里捕捉昆虫,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正在捕捉的昆虫叫什么,一不小心,昆虫还可能死在我们手下。”程章说,他的设计理念是,让孩子在野外玩时,既不伤害昆虫,还能认识昆虫。
他的设计作品,能够感应昆虫、提取昆虫信息,获取该昆虫三维模型数据。这样,孩子用这种装置玩耍时,捕捉到的不是昆虫本身,而是昆虫的三维模型数据,这样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有能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概念。
“孩子回家后,只要把在野外‘捕捉’到的昆虫三维模型打印出来,就可以制作‘标本’。”程章说。
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无疑可以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孩子对生物的认知力。
每年给自己设定目标
然后一步步走过去
在大学里,程章先后担任过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卓越工程师班班长,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期间,他被学院大多数学生所熟知,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大赛中获奖,是对所学专业技能的最好肯定,非常重要。不久前,程章在国家奖学金特别奖评选大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获特别奖的10名大学生之一。
“每个人都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自己站得更高,才可以更快成长。”程章说,他每年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走过去。
延伸阅读
德国红点:设计界的“奥斯卡”
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至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通过对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传达设计(communication design)以及设计概念(design concept)的竞赛,每年吸引了超过60个国家、1万件作品投稿参赛,得奖作品可以获得在德国红点博物馆展出作品以及参加颁奖典礼的机会。 红点设计大奖,是世界上知名设计竞赛中最大最有影响的一个竞赛,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球56个国家的3672件作品参加复赛,最终评选出100多件优秀获奖作品。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2-11/14/content_185678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