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浙江日报》报道我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两会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13-03-07 作者与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次数:

3月8日,浙江日报以《杜时贵委员建议——给残障儿更多关爱》为题,报道了我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杜时贵在两会的建言献策。

原文如下:

杜时贵委员建议——

给残障儿更多关爱

记者 张丽 朱海兵 何苏鸣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杜时贵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特别关注残障孩子的成长。“做梦是每个孩子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只有做好梦,才能成长好,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更有希望。”杜时贵委员的发言,让在座的委员们陷入了沉思。

  “残障儿童给家庭带来的压力非常大。”杜时贵委员说,因为城乡社会福利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失衡,残障儿童家庭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悲观情绪往往伴随孩子的成长。

  杜时贵委员翻开笔记本上的一组数据,解释道:特殊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发生率达8.1%,明显高于正常家庭子女,其中残疾儿童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18.2%。

  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杜时贵委员发现,农村残障儿童成为长期被忽视的群体,而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生存艰难,也让城市残障儿童教育受到限制。

  杜时贵委员建议,应建立残障儿童个人档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原本分属于教育、卫生、残联等不同部门的残障儿童发生、干预、教育、康复等信息,形成较为完整、各省统一的残障儿童、青少年信息档案数据管理系统。这样就可以对这些孩子进行儿童畸形、体格生长发育、营养疾病状况等方面的检查,以及感知、运动、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估,让每位残障儿童入学前都拿到一份精准的鉴定报告,成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的依据。

  “残障孩子有学上、有医看,享有一般孩子拥有的一切,他们的梦才不是空中楼阁。”杜时贵委员说。

新闻来源网址: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3-03/08/content_203957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