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海宁许村颐家爱家居生活馆,迎面满是英伦风情的家纺产品,每个过道上面都是精心设计、风格不同的展品。走廊上的展板告诉我们,颐家爱是一个时刻注重时代创新、关注市场变更、顺应时尚潮流变迁的企业。接待我们的员工详细地跟我们介绍每一种产品的设计理念,布料品种,销售市场。就这样,通过颐家爱,我们敲响了进入中国布艺名镇——许村的大门。
访海宁许村,寻家纺产业新思路
第一站是许村镇家纺市场,接待我们的是许村镇经济服务支部委员应根忠。经过多年的发展,许村镇的家纺市场如今已颇具规模,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有2370多家商户落户。
随后,我们来到许村人力资源市场和党员服务中心,向应老师了解了许村的概况及其家纺业的发展状况。村镇合并后,许村走上了独具特色的家庭企业经济模式的道路。优异的地理位置和集中的家纺交易市场带来的巨大商机不仅吸引了很多外地商户,也使曾经作为普通家纺员工的外来人员走上了创业之路。许村经济的崛起验证了应老师的一句话,只要勤劳吃苦肯干,到哪里都是能够发财致富的,这种踏实的品质在徐村人身上体现尤深。
而今人均净年收入10余万的许村,面临着纺织业的普遍问题:一线工人不足、织机不足。许村人才市场的招聘广告写的集中招聘的一般就是普通的一线工人,工资一般都在1500~2000之间。从中不难看出,目前的许村最需要一线工作人员。
扎根基层,大学生村官创业热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见到了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海宁永福村村党委委员沙智萍。
她介绍说,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德永福村一直走在海宁经济发展的前列。当地年轻一代大学生毕业以后,不少选择为基层服务。2009年12月,沙智萍同其他3名女大学生村官钱少丹、张煜、陈广迟出资12万元在杨渡村创办了海宁市彩虹田园果蔬种植园。这是杨渡村效益农业园区内创办的农业创业示范项目,是海宁市首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
沙智萍不仅是海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典范,更是党员服务基层、创新创业的典范。回顾创业道路,她说年轻大学生想创业的想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她以自身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大学生创业最初的调整心态非常重要,不宜有过多的自怨自艾,更加不能失去信心,出现阻力时应相信自己的创业伙伴,在创业过程中,相互关心和扶持,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对克服创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渡过创业的难关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创先争优,开辟创业新天地
关于大学生创业,我们也采访了更有经验的老前辈们。在交流过程中,玉龙纺织的王主任和裕凯纺织的金总经理都提到了“调整心态,勤恳务实”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但由于高等教育的高度发展,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多如牛毛,就业形势严峻。如何在众多创业者中脱颖而出,如何克服种种问题,如何开劈创业新天地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作为一名党员,在企业中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而这恰是被众多民营企业所忽视的。对此,颐家爱的方福兴同志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作为老党员,他身先士卒,不断发挥自身价值。与此相比,我们更需要思考,大学生党员应带给企业或社会怎样的意义。
在两天的行程里,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依靠党的领导、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布艺名镇。在青年党员的带领下,民营经济在走上高效化、制度化的同时,党员在民营企业内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用党的精神引领企业的发展,身先士卒,带领员工们积极向上,使企业更加具备文化气息,更具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