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在7-417办公室举行。会议由陈改玲书记主持,学院院长,院督导组组长,学生工作负责人,中文系、传播系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教学秘书参与会议。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发展需求,结合学院总体情况,会议主要讨论了三个议题:
一、对中文系提交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播系提交的传播学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计划修改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与严格审核。陈书记强调,本次培养计划修订,关系到以后四个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应遵从教学规律与学科特点,走专业化建设之路。陈书记还提出,应该前瞻性办学,学习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培养方案,结合我院学生特点,制定符合专业发展的计划;不能因人设课,按照专业需要开设课程,教师进行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虽然我院两个专业办学时间与起点不同,但两系的课程设计却存在交叉与定位模糊现象,有些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在08版培养计划运行三年多的实践中,个别课题问题已经反映出来。研讨会首先就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修订的课程进行了仔细讨论,与会老师对于拟开设的五门新双语课程提出修改意见,认为课程名称不能太专太偏,应该学以致用。此外,对学生调研发现,实践课“工程素质认知实习”难以真正满足能力提高的需要,提出应以“优秀人文素质认知实习”代替。与会人员还对其他几门课程调整意见进行了讨论。
作为浙江省第一所传播学本科招生院校,我院传播学专业教育已经积累了六年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传播系提出一些课程修订意见,希望借助这次培养计划调整机会,深化专业办学层次,努力提高办学效果。通过讨论,确定了传播系需要对以往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模块里的课程进行斟酌调整,对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定位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真正突出“传播学”知识与能力培养。
二、拟对我院2012级及以后的本科生开设“艺术学”必修课。今年我院新增艺术学硕士点,伴随办学层次与师资力量的提高,本科生也可以从中受益。这不仅可以提高中文系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增强传播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本科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满足学生考研的专业需求。
三、借助全校通识课改革契机,增设“大学语文”课程。全面培养理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会议最后重点讨论了“大学语文”通识必修课开设的问题,与会人员分别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就开课课时、考核方式、学期、授课内容与大纲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达成共识:以“大学语文”替代08级培养计划中的“汉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