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开学第一课——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活动在浙江理工大学二楼报告厅举办。当AI对话先贤、越剧邂逅理论、横店“霸总”现身说法,传统理论宣讲的“次元壁”被彻底打破,一场融合动漫、戏曲与国潮等元素的“高能”宣讲让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深厚内涵在Z世代的创意表达中鲜活起来。
此次宣讲活动共有六个各具特色的宣讲主题,展现了多元化的青年视角。浙江工业大学“00后”宣讲员张宇祺带来的《先贤教我治愈“心法”》,通过虚拟对话浙江历史先贤,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成长中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谢仁杰以《这边芳草一样绿》为题,则从跨地域视角分享文化自信的思考。我校服装学院特聘副教授陆希带来的《跟着文化特派员循迹红脉》,带领观众感受文化特派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王哲的《谁动了我的DNA》,将千年越剧与时代话题巧妙结合;宁波财经学院季誉恒同学凭借《横店变竖店,竖是哪个“术”》,讲述助推文化精品发展的故事。浙江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张博文的《<之江新语>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则以基层干部视角,分享如何在村里工作时用《之江新语》解答人生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张博文本科毕业于我校,此次回母校宣讲感到十分亲切。“看到这些学弟学妹,就会想到当年自己在这个价值追求中曾经有过的思考。”他表示,以更加成熟的姿态与学弟学妹们平等交流,分享理论如何帮助自己在社会中站稳脚跟,是“一件很治愈、很有意义的事情”。

此次活动彻底颠覆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选择“讲年轻人想听的”。宣讲员个个“有梗”、自带“人设”,为同学们有“针对性”开麦,让理论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抵达青年内心。在场同学纷纷表示,“以前会觉得理论很抽象,原来理论是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这些内容是书本里完全感受不到的,而且比书本里的文字更有感染力。”
活动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教师、校院两级理论宣讲团代表到场聆听,与在场同学共同感受这场理论宣讲的创意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