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新闻特写]晚情寄朝霞 情系理工人——记国画大师、我校老教授陈冰心

发布时间:2005-12-2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报记者:翁海珍  浏览次数:

  每天午间,人们都能在深圳荔枝公园看到一位老人在其间闲庭信步。这位看上去随和可亲、豪迈爽朗的老人是一位已78岁高龄的画家,他虽满头华发,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腰杆比年轻人还要挺。他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稍作锻炼看完报纸后就开始一天的创作。晚上7点到9点,他还会翻看相关的艺术书刊,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我校老教授陈冰心。说起身体情况,陈冰心教授不无自豪,“我身体十分健康,眼睛没老花,记忆力也没衰退。”这正是他旺盛的艺术生命的基础。

  陈冰心教授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195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潘天寿、黄宾虹等名家,并受到刘海粟的扶掖与傅抱石的指导,收益颇丰。现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西冷书画院特邀高级画师。作为中国城市山水画流派的创始人,陈冰心教授的画风纪实与写意结合,作品秀美豪放、气势磅礴,蜚声海内外,有“时代史诗”的美誉。毕业后他先后从教于华东艺术专科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等院校。

情系理工 笔耕不辍

  十年浩劫是陈冰心人生最大的转折点,1978年,他主动提出调动,辞别江苏来到浙江,开始了与浙江理工大学的不解情缘。当时的浙江丝绸工学院还未开设专门的服装专业,陈冰心教授就担任了丝绸系下品种专业的美术基础课老师。此时浙江丝绸工学院院长朱新予注意到了服装专业发展的潜力,于是委托他和几位美术教师写调研审批方案。受命后,他们在教书空暇走访了几家相关的服装工厂,深入调查当时服装产业的人才需求,发现懂美术懂工艺的人才是他们的普遍所需。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再结合当时纺织轻工业的发展趋势和香港理工大学制衣专业的教学规划,他们草拟了创办服装专业的方案,最终通过了省里的审批,我校服装教学研究从此起步。

  陈冰心教授在校期间还在全校开有美术讲座,教室经常爆满,连走廊过道也站满了人;开办了课外美术培训班,培养的学生曾在浙江大学生美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宣传窗开设了美育之窗,他亲自设计,亲自绘画,成为校园一景……1991年陈冰心教授在我校退休后,在学校举行了告别展览,展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和珍贵收藏,挂满了整整一个近100平方米的大厅,吸引了众多师生的驻足观赏。

  事隔多年,陈冰心教授说起这些往事仍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在学校十多年的时光,他创作了《万水千山——长征颂》、《奉化五十景》、《西湖一百景》等代表作。可以说,他的绘画集大成时期是在理工的校园度过的,之于学校,这位国画大师充满了回忆与感慨。

万里长征 气壮山河

  陈冰心教授的代表作是《万水千山——长征颂》,这幅长卷创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的长卷记录,它的完成也迎来了他个人创作的颠峰时期,邓小平同志曾两度到杭州观赏了此画!

  在十年浩劫中他曾一度消沉,但是文革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再次激荡着他的心灵,也点燃了他全部的创作热情,他决心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题材,创作《万水千山——长征颂》长卷,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功勋。1978年,陈冰心开始动笔创作。寒暑伏案,画笔不辍,3年完成初稿,后来又作了3次大修改,耗尽宣纸7000多张,终于在1987年定稿。

  这幅长48米、宽0.5米的长卷《万水千山——长征颂》足有两个半排球场地的长度!整幅画的内容共分成13个段落,展现了从“瑞金惜别”到“遵义会议”、“爬雪山、过草地”,直至“陕北会师”等13个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人的形象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1800个人物、97匹战马、284座山峰组成雄浑奔放的画面,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伟大壮举。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这幅画为“浙江特级文物”,并亲笔题词:“精神万古,风流千载。”刘开渠、钱君陶、沙孟海、彦涵、郭仲选、程十发等30多位艺术名家也为这幅画亲笔题词,高度评价了陈冰心教授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毅力。

  回忆起当年邓小平同志看此画的情景,陈冰心教授仍激动不已。他清晰地记得那是1988年2月2日的傍晚,大雪纷飞,一辆警车停在了他家门口,从车上下来的杭州市公安局的领导向他借走了《万水千山———长征颂》这幅长卷。半个月后,画送了回来,同时,还送来了一张首长观看画时的照片作留念。这时,他才知道,这位要看他画的中央首长竟然是邓小平同志!后来邓小平再次到杭州时又观赏了这幅巨作。

  不久,“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这幅画拍摄为专题纪录片,当时的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为《万水千山——长征颂》题写了“长征万里,气壮山河”8个大字。

情寄朝霞 激情永在

  1991年,陈冰心教授退休后赴深圳继续创作。1996年,已有一定积累的他个人出资在我校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设立了奖学金,用以鼓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向上。2003年,他提出“以国画代奖金”的建议,融人文素质教育于奖学金,更切合了创办“陈冰心奖学金”的意义。

  “陈冰心奖学金”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有18名优秀学生获得了陈冰心教授亲自颁发的创作数月的珍贵作品。今年,他还在机械学院增设了奖教金,用以奖励有成就的优秀教师。他表示在自己心力有余的情况下,十分乐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勉励师生,为学校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1997年我校百年校庆时,陈冰心教授又带头捐赠了3万元。

  陈冰心教授虽已退休,但“余热”还在,在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上,在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上,他让我们看到了一名退休老师对于学校的殷殷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前辈对祖国朝霞寄予的深切期望。

  科学的生活安排,数十年的积累提升,古稀之年的陈冰心教授依然保持着十分旺盛的创作激情。近20年来,他笔耕不止,潜心研究以描绘现代化城市新面貌新气象为主题的“城市山水画”。现在,陈冰心教授反映我国城市的山水画系列已先后被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艺术团体和艺术馆所珍藏。今年,他的家乡路桥将为他建陈冰心纪念馆,为了反哺故乡,他将在今年完成路桥系列的作品,全面反映路桥的民俗风情、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近期他也另有巨幅长卷的创作计划,他拟在近年跑尽祖国的大好河山,花大力气完成体现中华民族之精魂的《龙之魂———长城系列》,体现中华民族博大浩瀚文明的《母亲———长江、黄河系列》,以及首都北京和上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