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高07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学校、学院在本年度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面深入研究、推陈出新,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2006年秋,我校启动了07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专门就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修订了《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11月份,召开了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专题研讨会,出台了《关于加强2007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的责任,加强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严把选题和开题环节,实行开题答辩制度,进一步规范过程管理,完善各种环节的检查和考核措施,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制度等。该《意见》还具有许多创新的措施,如在开题阶段增加了“开题答辩”环节,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上,实行评阅制度。同时,要求各学院给毕业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或创新基地,提早进入课题,打造并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平台的作用。
2007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加强了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监控,在各学院自查的基础上,教务处分别于1月、3月、4月对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了检查。
从多次检查的情况看,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各学院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多方调研在过程管理方面作了许多创新。各学院学生都通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按要求进行了开题答辩,目前正在紧张地撰写论文或开展实验工作;在过程管理方面,一部分学院推陈出新,做出新的举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呈现出新面貌。如材纺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并将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课题组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研究氛围,强化了对03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服装学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2007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工作的意见》,教学线与学生线紧密配合,齐抓共管,使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工作都得到了加强;艺设学院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一套适合其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为其他学院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起到了示范作用;经管、机械等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外文翻译等要求进行规范,做了模板,强化了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