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史量才研究专家、退休教师庞荣棣女士结合自身二十几年对史量才的调查研究,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为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史量才事迹报告。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史永安出席了报告会。
我校校友史量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人士、报业巨子,一生致力于文化、新闻和慈善事业。庞荣棣是史量才的侄孙女,著有《现代报业巨子——史量才》一书,报告中,她讲述了史量才从出身、就读我校前身蚕学馆、创办实业、支援抗日爱国运动直至被暗杀这短暂却轰轰烈烈的一生。庞荣棣着重讲述了史量才创办实业的历程。“从早期创办上海女子蚕桑学校、接办《申报》、创办民生纱厂,到1932年至1933年间创办《申报月刊》、‘申报流动图书馆’、‘申报业余实习学校’和“申报妇女实习学校”,史量才从蚕学馆毕业后没有停止过创办实业的步伐,这与蚕学馆创办者林启一直所倡导‘求是笃实’的校风是完全吻合的。”
庞荣棣还在报告中高度评价了史量才的“有形社会地位”和“无形人格地位”。她说:“史量才与他的《申报》是撰写任何体例的中国新闻史都无法逾越的重要存在,不仅仅在中国,1919年10月在世界报业大会上当选为副会长的史公在世界新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旗下经营的《申报》和《新闻报》在20世纪前叶的中国新闻界影响巨大。”“史量才曾告诫报社同人:‘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史氏报业得以建立,除了经营策略之外,史公的‘人格’对《申报》等报的报格有着极大影响。”
最后庞荣棣勉励在座的学生说:“中国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当代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发展平台,应当继承先生遗志,努力学习,求是笃实,开拓创新,为民族振兴和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