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国科学报(第4版)、科学网报道我校科研成果转化。原文如下:作价千万元成果背后的“浙理”经验“我们的成果一旦进入产业化,肿瘤患者只需打一针就有望见效,费用将是现在的几十分之一。”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教授李恭楚的这个愿望即将实现。日前,其团队研发的治疗肿瘤药物“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溶瘤痘苗病毒改造技术是浙江理工大学首个技术作价成果,...
3月18日,《钱江晚报》(第5版)报道我校马院王艳娟老师。原文如下:新学期第一课,拍一张全家福第一课印象很重要。新学期第一课,我就会亮出我自己的真本事,给同学们留下惊艳。我会给全班同学拍一张全家福,看颜值、看发型、看服装、记名字。以后在课堂上,有意无意提到——“你上一次课坐在第一排,怎么今天换了一个位置”“哇哦,新发型不错嘛”……让同学们知道,课是不好逃的,会被老师盯到的。我的备课原则是“三备”:...
3月18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专家团队助力浙江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原文如下:【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浙江: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闻来源网址: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video.html?t=1679140766157&toc_style_id=video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6D52A7CD-806A-4CDF-B6AF-8026C3A374CD_701051041567&item_id=600158867713709750
3月17日,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报道我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学子暖心事迹。原文如下:云助学丨暖心故事·浙江理工大学仇逸楠:为陌生人送去生命的“种子”仇逸楠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老师,我想请15天的假。”新学期,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仇逸楠向学院提出了请假申请。正当辅导员疑惑担心之时,一张印着“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的函件便发了过来。仇逸楠目前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对成功,下一步需要在温州医科...
3月16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报道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实践。原文如下:这场“春游”很特别! 企业助力大学生就业实践新闻来源网址:https://share-new.hoolo.tv/live/hhzj/folder1653/folder1654/folder27595/folder27599/2023-03-16/2762072.html?_t=167896797
3月14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我校建筑工程学院植树节活动。原文如下:植树节,浙江理工大学的他们将教育埋进泥土里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张可宁 通讯员 姚良一)“我们要珍惜革命先辈浴血奋战换来的幸福生活,他们的鲜血仿佛化为了我们手中这一棵棵红枫,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吾辈自强......”作为浙江理工大学后勤服务中心物业管理部的员工杨王虎拄着锄头带着笑和同学们讲着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据悉,杨王虎曾荣获最...
3月14日,《浙江工人日报》(第3版)报道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原文如下: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向忠教授团队和浙江征予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海上风电平台海缆保护系统关键装置”的小试工作。2022年7月,浙江征予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先用后转”获得了浙江理工大学相关专利成果的免费试用权。之后,双方达成一致,签署了正式的转让协议,并进一步深化了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迅...
3月13日,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浙江学习平台)刊发我校马院肖香龙老师理论文章。原文如下:浙江理工大学:大力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几点思考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肖香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教学要注重价值导向,不能信口开河。如何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价值引导,这是一个思政育人的问题。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他课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