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生活区的多功能垃圾桶 杨剑平/摄□通讯员 梅莎 崔鹏 本报记者 劳国强 早报讯 垃圾分类,到底有没有用?怎么样尽可能地开发垃圾桶的功用?近期,对分类垃圾桶的存废问题,社会上讨论得很热烈。
■本报通讯员 郭凤敏 饶晓艳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讯 昨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杭州市几万顶小红帽闪动在街头巷尾。
《谁能重续大一女生的模特梦》后续 骨癌女生,牵动无数好心人 时装表演专业的师生准备办专业模特秀圆她梦想□通讯员 柴田 毛芦琼 本报记者 劳国强 早报讯 1月7日,本报刊登了浙江理工大学大一女生陈美淑身患骨癌,但却心怀模特梦的事迹,新华网、中国网、腾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几十家网络媒体纷纷转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作者:柴田 朱振岳 “从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毕业,创业两年,资产过千万,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技术及服务商之一,为中国网、腾迅网以及超过30多万家独立网站提供了稳定的社区技术服务,占整个互联网社区市场的1/3。
应用类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能力大幅增强 本报北京1月8日讯(记者 杨晨光)“一般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以上的项目,都要经过至少10年的长期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或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项目,也要经过至少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今年高校的获奖项目很多都是几代人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结果。
浙江理工大学三位教授收获三项国家科技二等奖,他们说—— 搞科研要争朝夕 更要脚踏实地浙江在线01月09日讯 今天,从在京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消息,浙江理工大学科研人员主持完成的3个项目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每个人穿得更个性更漂亮 怎样让每个人定制自己设计的衣服式样和颜色,怎样让丝绸服装不掉色,这是浙江两项科技奖的成果 到市场买衣服,却始终买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