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赴余姚中学开展“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

发布时间:2025-03-31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3月30日晚上,一场“赛博感”满满的精彩大课在余姚中学科技楼开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在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的陪同下,带来“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为青年学子们精心烹制了一道“真理的味道”思政大餐。余姚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高海军,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陈金辉,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高丽静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余姚中学书记赵红庆主持。

高海军致辞。他代表余姚市委市政府对莅临现场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此次宣讲活动既是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一种期许,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深入地理解“真理的味道”,迈开人生坚实的步伐。希望此次宣讲能够推动大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为培养贡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陈文兴以《青春与时代同行》为题,用直观的数据和生动的剖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八八战略”的核心要义和发展成就,帮助同学们理解“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阐述青年一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的责任与使命。陈文兴指出,二十余年来,浙江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让之江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

他进一步分享了浙江理工大学校友中的三张“王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涂鸦智能创始人王学集、古茗奶茶创始人王云安创新创业的故事。他强调,这三张“王牌”的成长成才,既是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创新突围、精彩蝶变的鲜活案例,也是当代青年与祖国同向,与时代同行的生动注脚。

随后,陈文兴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学科特色、优质的师资队伍,并生动解读了神舟飞船降落伞的高强度伞绳、国产大飞机碳纤维部件、“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涡轮泵、人造血管新材料、抗癌溶瘤病毒新药物、数码真丝织锦技术等浙江理工大学原创“黑科技”,阐释了基础研究如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发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陈校长对在座的同学提出三句寄语:一是酸甜苦辣皆营养,人生经历是最大的财富。“摔过的跤会变成垫脚石, 流过的泪会变成防雨布, 走过的弯路会变成导航仪。”陈文兴以青年习近平到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的案例勉励在座学子,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成功的关键,要在逆境中磨炼意志、修炼心性,蜕变成长。二是春耕夏生秋冬收,四季各有其之值。陈文兴用四时农耕隐喻科研规律,正如庄稼的生长有自身节律,人的成长也要遵循发展规律。青少年正值人生的大好“春季”,要在火热青春中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掌握专精博通的知识,努力成为视野更广、格局更大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陈文兴以钱学森、林启等先辈的案例,强调青少年要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把激情与努力投入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事业中去,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贡献国家。

现场,陈文兴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在解答同学们科研方向选择、职业规划等困惑时,陈文兴表示:“科研工作者的价值不在于获得多少物质回报,而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未来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同学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品质,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社会发展,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留下坚实足迹!”

为丰富宣讲效果,更好地展示“八八战略”引领下的“新时代变革实践”,浙江理工大学师生代表还为余姚中学同学们带来了不同视角的精彩分享。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陈刚以《四足、人形机器人发展及思考》为题,介绍了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史和代表企业、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并对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浙江理工大学“8090”辅导员理论宣讲团成员黄海峰的思政微课《一根丝线的重量》从都锦生丝织厂在抗战中的坚守重生,到朱新予的蚕桑改革与教育奉献,再到青年学子带着中华服饰走出国门,再现了一段民族复兴史,彰显了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意义价值。

余姚中学校友、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2022级本科生袁潞以《姚江之畔启新梦,浙理同行向未来》为题,分享了自己在浙理从对中药的好奇到选择生物制药专业的学习成长故事,诠释了兴趣引领成长的真谛。

“新时代变革实践”主题宣讲巡讲活动是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这是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新时代有为青年的关键行动,也是浙江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浙江省牵头高校开展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宁波市教育局、余姚市教育工委等领导出席宣讲会,浙江理工大学师生代表、余姚中学师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