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87-488、491-493)

发布时间:2025-03-02 作者与来源:  浏览次数: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87)

题目:Where synthetic and natural materials touch:Biointerface chemistry and lessons to belearned for engineering

主讲人:G.Julius Vancso 教授

时间: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16:00

地点:24-415 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Julius Vancso教授,1982年在匈牙利罗兰大学取得固态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助理和讲师。1995年,加入特文特大学,成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课题组。Julius Vancso教授是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曾担任 《欧洲高分子杂志》(European Polymer Journal)主编16年。研究领域主要涉及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关系、刺激响应大分子材料化学、表面工程及大分子纳米技术。已指导完成49篇博士论文,发表(合作发表)论文560余篇,拥有8项专利。其研究成果被引用16000余次,h 指数达62。目前通过创办初创公司Sulis Polymers(担任CEO)推动知识成果转化。

报告摘要:

 Strong bonding at polymer-metal oxide interfaces is of high importance for lightweight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structures. However, interfacial adhesion in polymer-metal material systems often poses grand challenges in applications, and hence tailoring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s necessary. Here,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polycarbonate (PC) and titanium (Ti) is optimized by utilizing metal ion containing polydopamine (M+PDA) produced using two methods, i.e. post- deposition and co-de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DA polymerization. M+PDA thin films we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wires, which were then co-molded with a PC matrix to form pulout sampl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terfacial energy of adhesion (Ga). For the post-deposition process, Fe3+, Fe2+. Co2+, Ni2+, Cu2+ or Zn2+ containing PDA layers were evaluated. Fe3+PDA and Fe2+PDA coating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Ga between Ti and PCwhile the other metal ions had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co-deposition process Cu2+ was utilized, and CuPDA films of various Cu2+:DA ratios were 'evaluated. Ga values for these systems foll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by increasing the Cu2+:DA ratio until a plateau was reached at a 1:1 value. The M+ content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values of Ga, regardless of the deposition process utilized.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fic results to obtain strong adhesion at PC-Ti interfaces, by FTlR, AFM and solid-state NMR we also provide insights into hitherto unknown features regard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hemistry of M+ containing PDA films.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促会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88)

题目:肿瘤发生发展的细胞骨架基础和新型诊治手段

主讲人:周军 教授

时间: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9:00

地点:6-226

主讲人简介:

      周军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P1、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主要探讨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的细胞骨架基础与信号转导机制,并研发基于蛋白靶向降解的抗肿瘤药物以及基于生物传感器的肿瘤检测技术。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5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曾获得泰山学者学科领军人才、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91)

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与交流

主讲人:杨波 教授

时间: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9:30

地点:25-1210 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杨波,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密码学报》编委,海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大学兼职教授,广西数字密码研究院院长,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密码专家,密码科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863”计划1项、国家密码发展基金2项等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6部。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92)

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与交流

主讲人:高飞 教授

时间: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14:00

地点:25-1210 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高飞,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2007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密码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算法和相关量子信息问题,已在PRL/PRA、TKDE、TC、JSAC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总引用7000余次,H因子51。入选斯坦福大学“2022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2020-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493)

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导与交流

主讲人:黄欣沂 教授

时间: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14:00

地点:25-1210 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黄欣沂,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一直从事密码科学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重点、杰青等项目,获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担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密码学报》等期刊编委,亚密会指导委员会委员、程序委员会委员等。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