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43-345、347)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与来源:  浏览次数: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43)

题目:生物材料医疗产品的监管科学

主讲人张凯

时间: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14:00

地点:24-415

主讲人简介:

      张凯,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Fellow,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首批会士。现任职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担任四川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工作多年。回国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曾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器官修复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用于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的生物材料及其植(介)入医疗器械,及医疗器械监管审评科学相关的新工具、方法和标准。主编Bioceramic17论文集1部,在Bio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和Science Advances等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获多项美国、中国和欧洲授权专利。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生物材料创新合作平台生物材料研发与转化工作组组长和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Bioactive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 Part A、Regenerative Biomaterials等学术期刊编委。

报告摘要:

      医疗产品是保障人民安全和健康的必需品。为保证医疗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和性能,实现医疗产品的高效转化和科学监管,监管科学的发展迫在眉睫。本报告将明晰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医疗产品、监管科学及安全有效等基本概念,阐明生物材料与监管科学的关系,通过美国和中国实践举例来总结和评述生物材料相关监管科学计划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生物材料和监管科学领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建议。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促会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44

题目:气候金融的发展与前沿问题

主讲人张大永 教授

时间: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四 14:00

地点:25-1910

主讲人简介:

      张大永,男,经济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学习交流中心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金融、能源经济学、金融市场、银行与风险管理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十余项重要课题,包括国家级项目、英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1篇,热点论文5篇。政策研究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现担任Finance Research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s高级编辑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副主编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等期刊客座主编。中国能源金融学术联盟创始人,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新兴市场研究学会(Society for the Studies of Emerging Markets)理事。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45)

题目: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与调控

主讲人:杨爱民 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 9:30

地点6-226

主讲人简介:

      杨爱民,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013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同年9月至2017年底在德国马普学会分子生理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回国在重庆大学开始了自己独立研究工作。长期从事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与调控的研究,在细胞自噬基础研究和调控策略领域取得了创新成果。在Molecular Cell、Autopha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347)

题目: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

主讲人:杨再兴 教授

时间:2024年11月07日 星期四 15:15-16:50

地点:2S-343

主讲人简介:

     杨再兴,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主要研究低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发表高质量论文90余篇包括Nat.Commun.PNAS,Adv.Funct. Mater.ACS Nano,Nano Lett.;应邀撰写综述论文4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30余次并担任分会主席1次是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工作组通讯成员、《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执行编委、《红外与激光工程》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

      锑化物被认为是继砷化物、磷化物、氮化物等III-V族体系获得巨大成功后的新的前沿方向。低维化半导体光电材料是新一代信息材料研究的核心。将GaSb低维化为一维纳米线一方面可以研发新一代高性能室温红外探测器另一方面可以结构和演绎出全新的集成电路(后摩尔时代Beyond Moore 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高性能GaSb纳米线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然而器件的性能仍受限于较低的空穴迁移率。首先,锑元素的“趋肤效应”会引起严重的侧表面无序生长,导致GaSb纳米线直径不可控,表面态丰富,迁移率低其次GaSb纳米线的晶体结构丰富,极性各异,导致载流子散射作用、载流子浓度不可控,迁移率的均一性难以保证;最后,迁移率与光电探测性能的关联在实验上仍是空白。针对以上科学难题,课题组立足“精确控制锑元素趋肤效应”“调控载流子输运性质”和“调控纳米线表面态”,长期致力于“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的研究,旨在解决锑化物低维化成纳米线结构的过程中的众多物理难题,力争引领新一代超快红外探测技术和高速集成电路的发展。

主办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浙江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