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引路人

郑显理:创新施教内外兼修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与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思政理论课明星老师”

郑显理:创新施教内外兼修

郑显理,男,1973年8月出生,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部主任,连续20年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首届“教坛新秀”、浙江理工大学“十大育人先锋”、浙江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理工大学首届“金富春教学奖”、“金富春师德师风奖”等荣誉,连续三届被评为“浙江理工大学最受欢迎老师”,入选浙江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在浙江理工大学,有一名“明星”老师:他上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平时在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课程,却有很多课堂以外的学生甚至外校的学生主动来“蹭课”听,以至于很多找不到座位的学生跑来向他抱怨:“我们都是您这门课的正牌学生,可为什么稍微来晚一点,就连座位也没了。”在浙江理工大学还广泛流传着一句笑谈:“帅哥老师的政治课要‘蹭’来听,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这位大学生们心目中好老师,就是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学部主任,浙江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 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浙江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典型”、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概论”国家精品课程执行负责人郑显理副教授。

在全国最知名的、大学生自发评价老师的“评师网”上,对郑显理老师的评价已有36页,几乎全都是赞美之声,《浙江日报》“以评师网带来冲击波”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在我的求学路上,类似这样的课程,通常都是枯燥乏味、了无生趣的。在上郑老师的课之前,我一直认为是由于课程本身的属性所致,现在我豁然开朗,课本是不变的,关键是讲课的人,第一堂课我没有去,在第二堂课开始10分钟的时候,我就开始为错过的第一堂课追悔莫及!因为对于我来说,郑老师的课不只是传道授业,更是末途解惑,我无法形容内心的激动,也无法用只言片语描绘郑老师人格品质。”“郑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好老师!郑老师最感动我的,不只是他丰富广博的知识技能和生动的讲课,而是他的为人,他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他对学生的真心负责。” 这是两位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在上了郑显理老师的思想政治课后在“评师网”上的留言。在教育部2017年本科教学评估中,郑显理被浙江理工大学毕业生评为“大学期间影响最大的老师”。

潜心教学,创新施教,成效显著

在浙江理工大学,郑显理老师的课是大学生公认“全校最难选的课程”之一:选课学生人数与课堂人数规模一直超过5:1,以至于选上了郑老师课的学生,会在其他同学面前开玩笑似地炫耀说:“我人品超好,选上了郑显理老师的课!”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怎样得到大学生如此强烈追捧的?这几乎是每一个没有听过郑老师课的人普遍的疑惑。

了解郑显理老师的同事和同学都清楚:郑老师的课这么受欢迎,与他长期潜心于教学,专注于教学改革和探索,对教学倾注的巨大热情密不可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上课讲什么内容,他都喜欢做充分的学习和准备,在讲解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以生动的事例,从历史、现实和对大学生的启发三个维度来解读深刻的哲理。他举例的方式层出不穷,可能是名人名言、故事、新闻,也可能是教学电影。有一回讲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时,郑老师就拿出伊朗著名电影《小鞋子》放给同学们看,是一个贫穷孩子的为得到一双鞋子的感人故事,郑老师又进行了及时的、声情并茂的剖析。那堂课,不少路过教室的学生溜进教室一同观看,好多同学都落了泪。

经常听他上课的孙僖同学说:“他上课前都会给我们点评一周以来的国内外时政要闻,将课本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不会让我们产生排斥感。而且郑老师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于未来时事、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相当准确,这也是最让我们惊奇的地方。”

上郑老师的课,学生最开始的感觉似乎是“愤青遇愤青”,针砭时弊,争辩国际局势;继而是“打太极”阶段,学生们觉得自己和老师争辩渐渐变得没有那么激动了,“挥出去的拳掌”反而被郑老师的力道给“吸”过去了,学生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也开始换位思考,慢慢地站在一个思想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郑老师所说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学生开始成熟,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遇到自己看不透的问题,也会拿来和郑老师讨论分享,一起分析解决。

郑老师课上得好,其实还有一个锦囊妙计:就是坚持自己的“三分之一的黄金分割比例”。“思政课通常是三节课连在一起的,学生上完两节课后就会疲劳,所以要在第一节课趁学生思想集中的时候多讲重要的理论,第二节课结合实际来深入剖析理论,第三节课用影像资料换一种思维来认识理论,这样学生会自始至终有兴趣来听你的课。”同一门课,在给不同的院系上时,他也遵循这个“三分之一”妙计,就是案例材料、解说方法至少有1/3不一样,才能因材施教。

郑老师的课堂上,经常有些“如影随形”的学生,上午上过他这门课,下午又来了。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因为上一个礼拜和别系同学交流,发现同样的课,郑老师上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不想错过精彩,再多上一次。”学生的这种支持,也让郑老师有了更大的动力从事教学。

郑显理老师长期潜心教学,获得了突出成效:从1998年参加工作至今,郑显理老师已经连续20年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在浙江理工大学连续三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都被评为“最受欢迎老师”,他还获得了浙江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两次获得浙江省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得浙江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不仅如此,郑老师的教学得到浙江省内外思政理论课同行的肯定:在全国经济理论教学工作会议上、浙江省首届优秀青年教师论坛上专门介绍了教学经验和方法,应邀给浙江省内外40余所高校的同行交流介绍了教学经验,有30多所省内外高校的同行到他的课堂上来听课取景

内外兼修,润物无声,彰显思政理论课教师风采和魅力

在浙江理工大学,郑显理老师是大学生心目中不扣的“三栖明星”:专业经济学,主讲 思政理论课,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书法艺术教师、优秀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出生于1973年的郑显理,家乡是“中国书画之乡”金华浦江,5岁开始学习书法,14岁就成为当时浦江县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师从著名书法家、博士生导师任平教授。从1998年至今,郑显理一直在浙江理工大学开设书法选修课,并且承担了留学生的书法教学,他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担任浙江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经济,书法艺术,思想政治,三个跨度很大的学科巧妙地统一在他身上。

郑显理老师积极参与学生第二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社团工作,担任了浙江理工大学校辩论队等3个校级文化社团指导教师,他连续两届被评为“浙江理工大学优秀社团指导教师;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校辩论队指导教师,辩论队连续三届获得“长三角6高校辩论赛”金奖;指导的辩论队获北京国际时尚论坛---中国服装名校辩论赛金奖。2007年,指导的“浙江义乌商业发展中的文化渗透研究”学生团队获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郑显理老师突出的的教学、科研事迹得到新闻媒体长期关注。《中国教育报》对其进行了人物专访报道。《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其采访报导,事迹被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全国百余家网站报导,媒体称其为“高校明星教师”。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浙江党建频道、每日商报对其进行了人物专访,《钱江晚报》两度对其进行了整个版面的专访报导。在全国最大的大学生自发评价老师的“评师网”海选中,登上了全国最受欢迎百佳教授、浙江省最受欢迎十大教授等所有四个排行榜。

除了做好本职的教学科研工作,郑显理老师还努力推动思政理论课走出大学课堂,面向社会公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担任了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特约讲师、浙江之声、浙江经济台特约评论员,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讲座教授,近5年来,在浙江省高校、企事业单位举办了300多场讲座和报告,各类听众超过5万人次。2010年,应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邀请,试讲了“晚清重臣张之洞”第一讲,在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主讲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价值”等6个系列30多集讲座,获得了制作方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好评。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了“显理国学文化传播”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超过2.6万人,发表文章超过1600篇,共计阅读人次超过270万人次,作为专家接受采访的节目,两度登上中央电视台,两度登上“学习强国”浙江平台,登陆中纪委、国家监察委官方网站。目前,与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国家电力浙江公司、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杭州老板电器公司、众安房产等多家知名的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