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后勤员工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勇担保障重任,实现服务提质与价值引领双向提升,4月28日下午,以“匠心向党365平凡岗位践初心”为主题的浙江理工大学首届“最可爱的后勤人”颁奖暨劳动文化月启动仪式在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副校长周必彧出席仪式。

周必彧致辞。他指出,后勤保障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校园安全运转的“隐形齿轮”。后勤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守,为学校教学科研稳步推进、师生安心治学求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他强调,优化后勤服务保障是今年“五大攻坚行动”中“内部治理改革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全体后勤人要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学校“1113”总体工作布局,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精心谋划改革与发展,建强干部队伍,深化服务内涵,以民生实事和基础设施提质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与高水平大学相匹配的后勤保障体系。
首届“最可爱的后勤人” 推选活动经师生推荐、科室推荐、个人自荐,共产生14位候选人。最终评选出4名提名奖获得者和10名“最可爱的后勤人”,他们是后勤一线员工的榜样和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奉献。



颁奖环节简朴而热烈,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首届“最可爱的后勤人”4名提名奖和10名获奖者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获奖者在师生代表和后勤同仁的见证下走向台前,展现出了自信而质朴的风采。在访谈对话环节,师生代表上台分享了他们眼中“最可爱的后勤人”的感人小故事,言语间充满对后勤师傅们的感谢和真情。“最可爱的后勤人”获奖代表用朴实而真挚的话语,回顾个人工作经历,述说对学校、师生的服务初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对话环节还精心设计了才艺展示,食堂大姐亲手钩织的毛线花栩栩如生,每一片花瓣都蕴含着精细和专注;保洁阿姨亲手缝制的香囊精巧别致,沁人心脾的芬芳传递着传统技艺的韵味;维修师傅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菜篮坚固美观,变废为宝的创意彰显环保智慧。这些饱含温度的手工作品,不仅是匠心独运的生活美学表达,更无声诉说着后勤人结合特长迸发的无限创造力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后勤员工们自编自演的节目也精彩纷呈,以厨房用具演奏的《锅碗瓢盆协奏曲》,生动再现了食堂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歌曲与诗朗诵相结合的《浙理赠予我的》,温情描绘了公寓阿姨们的淳朴温暖,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最后的大合唱《真心英雄》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激昂的歌声唱出了每一位后勤人的心声。
后勤服务中心拥有学生劳动实践和教育的天然平台,教务处为在后勤服务中心设立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

在全场师生的共同见证下,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劳动文化月启幕。本次劳动文化月以劳动精神传承、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文化弘扬为目的,将开展一线员工技能大比武、劳动育人实践课堂、各类优化服务的务实举措,希望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用劳模故事、工匠精神滋养师生心灵,实现服务提质与价值引领的双向提升。
仪式既是对过往的肯定和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展望。后勤服务中心将持续秉持服务育人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匠心为钥,以责任为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全力提供保障与服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后勤服务中心员工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