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要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方位高质量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11月10日,我校召开2023年度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题会。校党委副书记姚珺出席。

会上,党委学工部副部长作2023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分析报告。本学期,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2023级4500余名本科新生和2800多名研究生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和集中访谈。报告结合心理测评和“一对一”适应性访谈的大数据,全面分析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身心特点及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科学专业的依据。
一直以来,学校深入推进心理育人体系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浸润融合”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和特色。在心理育人积极体系构建、健心资源和平台打造方面探索积累,取得了积极成效。1人获评2023年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年度人物”,2024年度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评选中,1项心理育人成果入围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并获推教育部评选,1项入选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心理剧短视频、心理情景剧、心理微电影作品在省级、全国赛事中获佳绩,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入选团中央重点扶植百佳社团,1名心理委员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荣誉。会议上,为2023年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老师们颁奖。



姚珺讲话。她指出,此次专题会议是沟通心理育人共识、汇集教育智慧、增强支持合力的重要会议,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密结合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姚珺肯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期取得的成绩,对接下来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她强调,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依然严峻,我们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她提出了“三个坚持”的工作要求:坚持发展导向,着力全生命周期铸魂;坚持资源导向,“三全育人”全系联动;坚持科学导向,增强心理专业的贡献度。她指出,心理育人是一项需要我们浇水灌溉的“慢工”,它需要有静待花开的爱心和耐心,也需要披荆斩棘的智慧和情怀。希望心理老师和辅导员们“育人育心”,“育心育己”,听见学生,看见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据悉,今年学校重点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强基”行动,在推进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上下大功夫,合力护航学生身心安全,以学生为主体的健心资源和心理支持物理空间进一步拓展。专题会议的召开,是对2023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一次全面检视和工作研究,会议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思路,有助于共谋合力、多出实招,积极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专题会后,举行了校第五届情商文化节开幕主题报告。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骆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受邀为全体辅导员作减压赋能的心理专场报告。期间,举行了浙江理工大学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校医党建共建聘任仪式,特聘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骆宏教授为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顾问,举行了情商教育顾问聘任仪式,特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为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情商教育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