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例会在行政楼308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周必彧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教务处对近期的教学运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工作进展进行了通报,并对下一阶段的国家一流课程申报、一流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教学任务落实、专业认证、202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进行了布置与说明。
学生处对新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了说明,强调各学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合力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三个提高”“两个不平衡”的基本形势,并强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于学生职业引导的重要性。
教师发展中心、本科教学评价与指导中心通报了我校在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情况,并希望各学院发动教师积极参与讲课比赛。
启新学院、创业学院对“互联网+”大赛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备赛建议。
会上,围绕专业认证工作,建筑工程学院教学负责人杨博就顺利完成两个专业进校考查工作等专业评估与认证方面的经验进行了专题分享。

副校长周必彧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对这学期的本科教学工作平稳运行表示充分肯定,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同时着眼未来发展,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教学负责人作为本科教学的核心管理层,要认真思考并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既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又要清楚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作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二是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每一位教师既要认真琢磨教学内容,讲授好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情怀、眼界,用精神感染学生。三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是双螺旋互相促进关系,既要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又要以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以优秀的现有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四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既要传承好学校126年的办学厚重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根脉,又要推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浸润到本科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主动适应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基础与特色的关系。既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关注到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又要积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把工作做出特色,力求“品牌化”,让每一位学生在“浙理”更好地成长。
学生处、教务处、招就处、公管处、图书馆、教发中心负责人,各学院(部)教学工作负责人以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