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创新深化试点现场推进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激发产教融合新动能〉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形成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10月11日,浙江省创新深化试点项目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我校位于柯桥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召开。
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承办。浙江省教育厅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浙江省经信厅一级调研员林洁,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周必彧、郭玉海出席会议。


周必彧在致辞中对出席会议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和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历程。他表示,浙江理工大学聚焦纺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围绕区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原则,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培养了一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相信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可以加大我省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融合力度,更加扎实推进我省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
七家列入创新深化试点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进行现场交流。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化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瞄准浙江省高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制造业数字化战略,打造产、学、研、转、创、用一体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依托国际化纺织产业平台,通过建设“1+1+5”体系,全链条推进产业急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打通芯片全产业链流程,实施四级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工商大学跨境电商现代产业学院通过“一核、二翼、三化、四跨、五同”培养模式,构建跨境电商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产业学院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1353”机制,构筑眼视光产业链、科技链、服务链、人才链闭环。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二次迭代升级,聚焦培养电子商务的领军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基于区位优势,通过“三园融合”实现教育链、创新链无缝对接产业链,协同培养产业需求的汽车专业人才。

林洁充分肯定了七家现代产业学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她强调,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能够有效整合行业企业和高校的优势,真正形成人才培养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合力。她对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聚焦深度融合,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要紧扣产业布局,提升建设运营的成效;三是要突出共建共享,完善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一步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更好的融合,切实把现代产业学院打造成我省产教融合的“金名片”。

王国银传达了浙江省创新深化试点现场推进会的精神,强调开展省级创新深化试点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增强省域创新发展动力的有力探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的有效载体。

根据《〈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激发产教融合新动能〉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实施方案》文件中“四个建设原则、六项主要任务、三大保障措施”,王国银提出希望通过与会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高校的力量,彰显现代产业学院的担当。同时,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瞄准所属的领域和目标打造一流的现代产业学院;二是更优地推进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三是根据浙江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
浙江省七家列入创新深化试点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及所属高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我校省级、校级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和所属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教务处处长王尧骏主持。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坐落在中国轻纺城(柯桥)的省级重点支持的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展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场所。

近年来,学校以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持续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扎实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将产业需求与“三创”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打造具有“浙理”特色的产教融合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