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国情省情,调研乡村发展面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实践团开展了走访、调研、座谈、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守好文化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是发展的底蕴,浙江理工大学实践团走进乡村,探索非遗文化,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服装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凤舞银针畲绣文化体验基地,开展“巧手绣生活,非遗展风采”主题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话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工艺,传承发扬畲绣文化,肩负起非遗传承责任。建筑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杭州建德市寿昌镇,与建德市寿昌镇团委签订社会实践基地。团队成员前往寿昌镇第一小学,与小学生们一同观看了党史教育视频,制作了红船模型,并且学习了寿昌镇独特的非遗文化技艺——面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屯堡古镇,对传统民间戏剧“地戏”展开了调研,探寻与时代结合的非遗传统戏剧传承保护措施,并思考非遗文化如何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启新学院、创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共建单位临平区运河街道,探寻非遗之美——马灯、糕点和宝卷唱腔,调研余杭本土的方言文化,参观运河街道南杭村党群建设三治融合馆,了解基层治理制度。

服装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启新学院、创业学院
聚力生态建设,绘就美丽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要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保护,浙江理工大学实践团前往省内各地,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新峰村、沙干村和邵家村,实地走访调研当地新型农业发展情况及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并与当地村干部进行座谈。服装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对从采矿业转型发展旅游业的“致富先锋”——潘春林先生进行采访,体会到推动乡村振兴要注重发挥乡村旅游的作用。团队成员还走进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党群服务中心,采访了时任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了解了从“灰蒙蒙”到“生态绿”的两山故事。艺术与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透视浙村 艺焕新貌”为主题,前往浙江省4条诗路带上12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诗韵古村 艺促共富”实践活动。实践团第一站前往钱塘江诗路文化带,通过走访、座谈、体验、结对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访桐庐县江南镇青源村、兰溪市长乐镇诸葛村、常山县新昌乡泰安村等村镇。

经济管理学院

服装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围绕敬老助老,贡献青春力量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浙江理工大学实践团开展敬老助老活动,让爱心暖流滋润心田。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杭州市建德市新和村,体验下地劳作,切身体会农民的辛苦;拜访退伍老兵,认真倾听老兵们的光荣事迹。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杭州市钱塘区湾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体验了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工作,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为老年人测量血压,陪伴老年人进行乒乓球、中国象棋、书法等活动。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接下来,浙江理工大学青年学子将继续在实践中助力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营造文明乡风,促进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故事,把成果和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