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浙江理工大学与广西科技大学纺织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共进、慕课西行”启动仪式暨《高技术纤维》同步线上课程举行。两校师生在智慧树平台技术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横跨1500公里的“慕课西行”同步课堂,实现两校资源共享、专业共进。

启动仪式上,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许慧霞,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秦小云分别致辞,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和特色,表达了对两校教学合作的热切期望。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伟强,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天虹现代纺织产业学院院长林海涛分别介绍了学院整体概况和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与会嘉宾就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线上交流,希望今后能加强合作,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平台。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介绍了我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纺织工程的基本情况,分享了 “三教融合”纺织“三创”人才培养新路径。他指出,开启“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是积极响应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促进“慕课西部行计划”2.0落地落实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共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的一个良好开端。他希望双方以“慕课西行”项目为契机,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互学互进、共研共赢,在更多的专业、课程、师资以及资源领域携手合作,为振兴西部高等教育贡献高质量成果。

浙江理工大学和广西科技大学教务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主持。
启动仪式结束后,慕课西行的第一堂同步课《高技术纤维》正式开启,浙江理工大学陈建勇教授为相距1500公里的两校学生同时讲授“差别化纤维技术发展”,他对中国纺织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差别化纤维种类的不同特点深入介绍了相关生产技术。课程最后以“纺织产业的创新之路在哪里”这一问题作为结束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深入浅出的课程讲解、跨越千里的课程互动让学生们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广西科技大学的凌新龙教授表示,新颖的教学模式让相隔数千里的两校学生同时体会到了精品课程的魅力,并期待第二门、第三门同步课程走进广西科技大学,让学生们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优质教学资源。


这次与广西科技大学的“专业共进、慕课西行”是东西部纺织类高校精准对接、合作共赢的有益尝试。未来,我校将继续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行”号召,让更多课程和教师加入这一行动,与更多的西部院校建立教学共建互助共同体,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助力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