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报道(五):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理学子彰显青春担当

发布时间:2021-07-29 作者与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理学子立志当好“红色根脉”的传承人、守护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结合专业所学,围绕乡村振兴、城乡共同富裕等方面,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在浙江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进程中书写青春篇章。

调研产业文化,推动产业发展

树立新时代青年乡村振兴梦,探索高质量共同富裕先行路。浙理青年学子锤炼自身品质,结合社会热点和专业所学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非遗星火焕时代光华 青春力行守百年初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对唐公村“宝卷”、博陆村“博陆火狮”、博杭社区“敲鼓亭”、亭趾社区“马灯”、杭南村“红烧羊肉”等非遗项目及周边红色历史文化进行深度调研,聆听“非遗的呐喊”,用青年学子的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从文化角度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肩负起青年学子的时代使命与担当。信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丽水市庆元县,深入了解丽水老字号傻宝黄粿的故事。团队成员采访了庆元县黄粿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吴祥宝,了解到目前产业采用“传统做法+现代工艺”的生产方式,使用现代标准化生产的先进工艺批量生产黄粿。傻宝黄粿的成功带动了村里的乡亲一起投身这个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实现产业永续发展。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调研,深刻感受到了庆元特色产业文化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特色产业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

校团委

信息学院

助力数字浙江,赋能传统经济

为深入探究浙江数字化改革成果和产业智能化发展经验,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浙江“数字经济”的发展红利,品悟浙江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重要抓手,各学院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依托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传统经济赋能、擦亮数字经济之品牌,努力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第一小分队来到了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等方式,调研戴村镇数字化平台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戴村开展乡村治理“映山红计划”,打造乡村治理平台“工分宝”,以工分和信用值为底层数据,记录着村民为村庄建设作出的贡献。戴村以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打造“初心菜园”,通过扫描菜园中的二维码,可以获知蔬菜品种、播种时间、用肥情况等信息。团队成员基于实地调研,总结戴村镇以数字经济撬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撰写调研报告。外国语学院“播”浪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留学生同学一起,前往九堡网红产业时尚新地标、直播产业温暖大家园--七章公园,进行实地探店、采访交流和模拟直播,全面了解电商直播的运作流程。团队成员通过社会调研、视频创作、课堂教学等方式,聚焦直播这一线上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感受到后疫情时代电商直播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商直播在减小城乡发展差距,助力共创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外国语学院

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我校各学院和地方企业发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作用,通过构建一系列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密切校企联系,探寻服务区域经济、共建数字浙江的新路径。启新学院“共建数字浙江,携手步进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临平区运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与当地街道、商会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直播电商等数字化新平台渠道,为运河街道商会下属企业的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向更多人展示了运河构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美好一面。通过参观走访、直播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运河街道的发展历史,感受到大运河畔的焕然新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暑期“探纺寻织——共筑纺织科技强国调研实践团”,前往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健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开展了寻访杰出校友、走进高新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促进了校企融合,引领大学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推动纺织智能化发展、共铸纺织科技强国的理想和信念。

启新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我校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为抓手,助力参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了解区域发展特色,发挥自身创新意识,促进产业开拓、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综合发展力的提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作出贡献,彰显新时代青年敢于担当、热衷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