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浙江理工大学召开“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推进会暨“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培育提升工程启动会

发布时间:2021-04-15 作者与来源:党委组织部  浏览次数:

4月14日下午,学校“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推进会暨“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培育提升工程启动会在行政楼215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吴锋民、党委副书记陶伟华、纪委书记陈正奎出席会议,各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周文龙主持。

吴锋民指出,新时代“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建设是区域党建合作的模式探索和创新实践,也是“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的重要载体,事关长远、事关发展大局。学校党委要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打造校企地“党建+发展”合作共同体为战略抓手,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载体为支撑,党建统领推动校企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统筹推进高校与产业、经济、社会联动发展。要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数字化,把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建设成为“人才引育共同体、就业创业共同体、人才培养共同体、科技攻关共同体、深化改革共同体、组织堡垒共同体”。

针对进一步推进“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做好校企地党建共同体建设工作,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党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培育提升校企地党建共同体,既是高校助力我省建设“重要窗口”的重要载体,又是助推学校事业发展、破解难题的重要抓手,要从助推“社会主义先行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这个高度来认识。二是要勇于担当,着力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求突破。要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既要挂帅,也要出征,充分发挥党委统领作用,为落实工作提供全面保障;要充分挖掘,增强工作动力,加强和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的合作,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强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注重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通,通过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形成工作强大合力。三是要善作善成,着力在“互促共进”上出实招、见实效。要敢想敢拼,大胆创新,深化党建共同体的内涵外延,高标准做出“理工样板”;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整体+智治”、“专项突破+长期长效”,强化系统观念,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双融”;要注重宣传,打造品牌,树立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意识,形成共建示范标杆效应,推进校企地党建、事业互促共进。

会上,产业技术研究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分别交流了校企地党建共建的特色做法。

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全链条体系方面作了实践探索,成效明显。探索通过培育校企校地党建共同体,将地方研究院建设成为引导教师服务地方的示范区、校企地深度合作的科技创新协同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区。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主动面向行业发展、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工作与党建工作同向而行,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着力“校地融合、产业互动、校企合作”,把党建效能转化为服务效能、发展动能。探索进一步加强党建融合,搭建人才供需、创新创业、工作交流、资源共享“四个平台”,持续推进校地、校产、校企合作协同,助推大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发挥学科优势,与省内多地政府、企业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形成“一核双元”的工作模式:以“党建+专业”支部示范群建设为核心,以校地共建研究院、校企合作项目的双元模式为抓手,有力推进校企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品牌共创,一体推进党的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齐头并进、共同提升。

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通过“三联三共”特色机制: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队伍联培、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革命老区,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扎实推进党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探索实践校、企、地三方或多方的共建模式,将党建共同体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具有生医特色、“一体两翼”的校企地党建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