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我校“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在行政楼2楼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也是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校党政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主持。


陶伟华对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开展情况做了介绍。他表示,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立德树人这项工作,深入贯彻中央、教育部和省委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通过系统化的谋划和布局,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具体任务,统一思想认识,细化责任落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更好地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今年9月,经党委研究决定,学校启动了“三全育人”主题活动月。活动内容丰富、载体创新,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强化了全校上下立德树人意识,推进了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

在深入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过程中,学校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育人典型。教务处处长盛清、研究生院院长武传宇、人事处处长陈爱喜、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仰滢、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院长梁宗锁、体育教研部主任楼兰萍分别就课程思政育人、研究生培养、思政人才队伍建设、“三全育人”体系探索、科研育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等方面分享了工作经验和体会。

吴锋民充分肯定了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我校在这块工作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形成了鲜明的理工特色,打造出了红色文化、丝绸文化、政产学研融合“新昌模式”、“三创”融合培养模式等众多育人品牌。学校师生对“三全育人”理念的共识已基本树立,格局已基本形成,成效已初步显现。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好、落实好这项工作,事关立德树人的大事。他围绕“三全育人”的“全”和“育”两个关键词,谈了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聚焦学生,把握导向规律,全面提升全员育人能力。要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大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底数清、心中明。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材施教、量身定做、深耕细作,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统筹推进,增强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全程育人水平。要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促进各门课程精准定位、差异衔接、合力育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课程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着力擦亮我国大学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三是要营造氛围,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方位育人成效。要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紧扣育人的关键要素,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径,创新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以 “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真正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在理念、路径、方法、评价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闭环落实机制。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立健全网上网下正向互动的工作格局,推进促进线上线下两个教育场的衔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