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二期)结业典礼在我校举行,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副校长陈文华,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杜兰晓,《丝绸》杂志社社长郑今欢,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党委书记祝成炎、副院长周赳、学院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结业典礼由郑今欢主持。
在结业典礼上,陈文华致辞,他向二期研修班的授课教师们表示了感谢,并祝贺全体学员们顺利完成了研修课程的学习。他表示,此次研修项目的成功使学员提高了眼界,提升了技艺。作为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实践,这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我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丰富学术积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具有借鉴意义。研修班学员均被授予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颁发的结业证书。
研修项目负责人祝成炎代表研修班做了简短的汇报。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开班以来不仅在校内组织教学,还多次组织校外实践性研讨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本次研修班不断创新授课形式,在教师的选择上不仅聘请了国内知名的行业专家、非遗专家以及管理专家,更聘请研修班中的优秀学员为教师——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中的多位学员自身就是行业的翘楚。
本期研修班学员广西壮锦传承人沈蓓和浙江汇明墙布集团董事长钱之毅在结业典礼上进行了发言,他们围绕近一个月的研修课程进行了总结。在课程中,研修班针对织锦历史和工艺、产品的创新和设计、科技手段、非遗的政策、产品营销、产品陈列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延伸。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置给予了学员们贴合实际的指导,增强了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学习,也提高了学员们对非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
本次织锦非遗研修项目共有来自浙江、江苏、四川、广西四省的学员20名,其中包括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丝绸博物馆和织锦研究所的主要负责人、织锦和提花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培训内容以丝绸产品加工技艺与创新设计为主题,采取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历史回顾和生产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修,开设了织锦色彩理论与实践、丝绸印染工艺、织锦图案创意设计、提花织物CAD等授课课程。组织学员走访了浙江省龙头企业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同时还带领学员们前往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苏州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博物院等地进行了考察参观。
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是我校与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合作办学的项目,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国内丝绸行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技艺交流和文化合作的桥梁,也将为国内丝绸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丝绸行业的新发展。这是我校第二次承办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