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31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牵头,发展规划司和高校学生司参加,组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相关负责人,上海市教委、江苏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有关领导,法律教指委、工程教指委、会计教指委秘书长等赴浙江省新昌县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专题调研,重点调研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调研组于30日首先前往新昌县开展实地调研,参观了当地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四家代表性企业: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康立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参观了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听取了研究院院长胡旭东教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企业、培养研究生工作和取得成绩的介绍。
参观结束后,调研组在新昌召开了“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座谈会”,会议由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主持,浙江省科技厅和新昌县等单位参加了座谈。
会上,新昌县委书记邵全卯汇报了新昌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综合改革情况,介绍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以及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同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工作。
我校校长陈文兴作了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实践报告,介绍了根据企业技术课题需求清单,以教授导师为课题责任人、企业导师配合指导、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体、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并提供运行保障、联合培养基地为依托,形成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做出典范的新昌企业代表、联合培养基地导师和研究生代表分别发言。胡旭东教授作为导师代表之一在会上介绍了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良好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生态环境,即课题有来源、经费有保障、研制有条件、学生有兴趣、做法有意义。
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坚作了有关科技创新工作的讲话,肯定了新昌通过创新驱动探索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综合改革,实践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引领全面改革的先行探索,推动了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改革,加快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建设。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李军作了调研讲话,从新昌的快速发展看到了观念引导思路发展,干事激情促进事业发展,认为新昌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方面作了重要探索,培养研究生需要认真研究形成有效的机制、制度、氛围,使学生、教师、企业家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巡视员唐继卫在座谈会最后作了有关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调研总结,感受到新昌调研是上了一堂重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认为新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昌企业是产学研结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的很好实践者、参与者、贡献者。接下来要打好研究生教育攻坚战,努力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实现研究生全面发展。
31日,参与此次调研的有关领导在会上分别报告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教育部有关领导强调要继续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广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参与调研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探讨交流。
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由我校和新昌县政府于2014年12月共同设立,新昌县政府投入专项经费和专门用房,用于研究院开展科技研发和研究生培养。研究院是对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发挥统一协调作用的实体组织,承载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新昌的实践实训、日常生活管理、企业合作课题管理的重要职能。浙江理工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为新昌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所做的贡献,得到了新昌县政府的赞赏,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科技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的经验。同时,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于2017年被评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