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家积极致力于解决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终实现。作为一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大学,近年来,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的要求,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自己所学知识服务农村发展,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建言献策。今年夏天,我校学子继续走进农村,调研农业,服务农民,用爱心为新农村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产
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其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农产品的生产、供货、销售问题。一直以来,国家都积极致力于创设“产―供―销”链条,促进农村规模经济形成,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生产环节,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关键。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我校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贴接法自动蔬菜嫁接机器人》团队参加了2011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他们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顺利晋级“挑战杯”国赛以后,并没有松懈,而是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开展自动蔬菜嫁接机的实践攻关,根据农业种植的需要,不断完善作品,力图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生产,提高我国蔬菜嫁接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农业生产产量。而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们,则发挥专业所长,来到浙江湖州,冒着炎炎烈日,积极开展以“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推进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农民利用发达的网络手段,及时了解并掌握市场信息,掌握供货、销售的主动权,有效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目前他们已经完成部分电子商务网络知识的普及,并筹建相应的农产品快销网,切实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文化下乡,推动农村发展
为进一步在农村宣传先进文化,活跃农村氛围,倡导正确生活理念,推动农村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我校学子来到农村乡镇,积极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在淳安新华村,我校科技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到来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的热烈欢迎。为了进一步丰富村民生活,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同学们和村委会一起,组织村民在傍晚时分一起跳广场舞。在同学们的积极带动和指导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拍,村民们放下扭捏,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跳起来,现场氛围融洽。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进一步帮助农村居民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传播健康饮食的理念,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发挥专业特色,组织了一支以研究生为主的实践团队,来到海宁的农村、社区,通过海报、宣传单、宣传册等宣传形式,传播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引来居民纷纷前来咨询。同学们在现场通过提供新鲜可口的榨果汁来倡导“0”添加剂的健康生活理念,受到居民的欢迎。而远在山西的绛县,也迎来了我校学子社会实践的身影。来自服装学院的13名同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山西运城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通过座谈以及文艺演出的形式,在绛县陈村镇积极进行农村环保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宣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支教调研,服务农民生活
农民问题,一直都是三农问题当中的关键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对城市的适应性、融入性如何,他们在打工过程中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的保障,其子女留守在家后教育问题怎么解决等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并解决以上问题,我校学子切实开展了相关的实践、调研活动。
在江苏省如皋市玉兔食品有限公司,我校材料与纺织学院学子开展了以如何提高企业农民工待遇问题的调研。在与该公司领导座谈中,同学们认真了解了该企业在改善农民工待遇方面采取的多项举措,同时,同学们也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既能改善农民工待遇,又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建议,受到该公司的肯定。另外,同样是入选2011年挑战杯国赛、来自我校理学院的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深入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四地进行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主观决策影响因素”的调研活动,从社会管理视角,深度探讨社会环境、社会支持及城市归属感、工作满意度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的影响,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见。
“候鸟培训班”、“工厂培训班”、“流动少年宫”等词语近日频见温州报端,其中更不乏对我校学子的报道。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我校学子筑起亲人之间爱的桥梁,护送留守儿童从家乡赴父母亲工作所在地一家人团聚。另一方面,我校材料与纺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政学院、信息电子学院等学院以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分别走进相关企业、社区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开设暑期培训班,当起义务支教的老师,开展了素质拓展、艺术培训、日常急救培训等新颖的教学活动,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同时,我校学子还和多名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结成对子,进行长期的资助帮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本次以“科技支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学子充分发挥专业所长,深入乡镇、农村,针对“三农”问题中的诸多热点、焦点问题,系统地开展了以科技帮扶、文化下乡、扶贫支教、社会调研等为内容、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给地方政府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受到地方领导、村民的肯定和欢迎。同时,实践活动有效增强了我校学子对社会、国情的了解,帮助其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毅力、培养了品格,并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