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协办的“纺织之光”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许坤元、王天凯、陈树津等协会领导,各行业协会、协会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获奖单位代表及个人等5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由副会长高勇主持。我校副校长陈文兴及科技处、教务处和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颁奖大会。
12项成果获科学技术奖
大会宣布了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奖授奖项目。我校共有12项成果获科学技术奖,陈文兴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催化功能性纤维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荣获一等奖;邵建中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高聚物表面结构性能研究的功能性羊毛整理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和史伟民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高效多功能超柔软磨毛整理机研发与产业化”等2项成果荣获二等奖;张红霞教授级高工主持完成的项目“抗电磁辐射多功能高档色织提花面料的研究开发”、金子敏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人体工效的无缝针织服装立体成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和祝成炎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织物最佳服用性能的混纤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3项成果荣获三等奖。另外,陈文兴教授、虞树荣教授、邵建中教授和王秀华教授级高工等人与外单位合作的4项成果荣获二等奖,凌荣根高级工程师和张顺花副教授与外单位合作的2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今年全国有188个申报项目符合评审要求,共有121 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 10 个、二等奖 39 个、三等奖 72 个。
18项成果获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我校共有18项成果获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裘松良教授主持完成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陈建勇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纺织服装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和季晓芬教授主持完成的“面向协作创新能力培养的服装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3项成果荣获一等奖;吴微微教授主持完成的“纺织艺术设计本科优秀生工作室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蒋彦副教授主持完成的“艺术设计(服装)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金子敏教授主持完成的“强化实践认知环节的《织物组织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竺志超教授主持完成的“‘三个能力’引领的示范中心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和金学波教授主持完成的“‘立足电子信息技术,服务于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为特色的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等5项成果荣获二等奖;阎玉秀、傅雅琴、汪颖、吴巧英、林璐、徐加美、谭劲松、马自奋、胡天生、凌荣根等主持完成的10项成果荣获三等奖。
今年的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有30所院校参与申报,申报项目达170项。共评选出一等奖18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74项。
2位教师获“纺织之光”教师奖,1名学生获“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
我校姚菊明、喻擎苍两位教师获“纺织之光”教师奖;15位学生获“纺织之光”学生奖,其中材料与纺织学院研究生王寅同学获得今年唯一的“纺织之光”学生特别奖,奖金10000元;材料与纺织学院李娇、服装学院吴爽、机械学院郭波锋、启新学院汝欣等14名同学荣获“纺织之光”学生奖,获得奖金5000元/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领导为上述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杯、证书和奖金,并鼓励纺织全行业向获奖者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为己任,为建设纺织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副校长陈文兴教授作为获奖受益单位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了言。
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副校长陈文兴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