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用心搭建 “生活教育舞台” 大力拓展学生成才空间——我校积极构建以特色寝室文化为主线的公寓文明建设体系

发布时间:2012-06-04 作者与来源:学工部 黄礼峰  浏览次数:

5月31日上午,我校在行政楼308会议室召开了寝室文明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会议以“如何从抓寝室卫生入手,推进我校公寓文明建设”为主题。校党委副书记程刚出席研讨会,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总务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体育教研部相关负责人及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学工部部长主持。

会上,大家围绕研讨主题,根据“大学生生活指导和生活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各自学院寝室文明建设工作的特色及成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会氛围热烈,大家纷纷交流当前学生公寓文明建设工作现状,共同探讨“如何从抓寝室卫生入手,推进我校公寓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

公寓文明建设工作一直是我校高度重视的学生工作之一。当前,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班级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阵地的情况正在悄然改变,而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则越来越突出。因此,自2001年起,我校便率先在学生公寓成立了大学生成才咨询室、党团活动室、社团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并在学生公寓积极开展寝室基础文明建设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寝室为核心、以创建特色寝室为主线、以大学生自主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特色寝室”文化培育体系,使寝室这一小小的“生活舞台”成为了“兴趣培养和个性张扬的承载体、公寓文化与素质教育的辐射源”,走出了一条别出心裁的公寓文明建设之路,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建设成就和教育效果。

迎合学生发展需求,“小空间变大舞台”

早在1995年,学校就结合当时部分学生寝室中成员兴趣、特长存在多处共同点的实际情况,策划、推出了特色寝室创建活动。活动一开始便以其实用性、自主性和趣味性赢得了同学们的欢迎,许多学生寝室对此进行了尝试。通过一些寝室的精心设计,原本单调的公寓楼出现一股新鲜空气,一群“明星寝室”应运而生。这些寝室不仅存有卫生整洁、室风和睦的基础共性,也伴有特色不一、风格迥异的独有个性,“不走寻常路”的寝室建设之法在学生公寓中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广大学生的精彩创意得到了充分激发。

随着学校迁入下沙高教园区和我校生活园区的成熟完善,学校因势利导,一方面,突出特色寝室的文化影响力,使其概念得到扩充,与公寓基础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使特色寝室成为我校寝室基础文明建设的最高目标,特色寝室须建立在A级寝室、文明寝室的基础上,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学校突出特色寝室的创建培育力,推出了“个、十、百”特色寝室培育计划,进一步助推特色寝室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公寓文明建设的工作成果。目前,学校特色寝室数量从原来的“零星点点”到现在的“硕果累累”,先后有900多个寝室获得过特色寝室的荣誉,每年更是有数以百计的学生寝室主动报名参加该项活动。

依托和谐师生情感,“一屋事聚众人力”

学校在开展学生公寓文明建设工作指导的过程中,以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为基点,以凝聚师生合力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引导力度,突出发挥学生“三自”能力和师生和谐情感的积极作用,推出了特色寝室导师制。学生寝室在创建特色寝室之初,学院便会为其配备导师,进行创建特色的凝练及创建过程的指导,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研究,更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探讨和启发。同时,许多师生还建立QQ群、个人博客、人人网等网络平台,不仅使交流更快捷,更使沟通更直接。在近几年的评教活动中,绝大多数特色寝室的指导教师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学生欢迎。

可以说,每一个特色寝室的创建和发展,依靠的是全体成员的精诚合作,充分体现了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其中,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互为挚友是所有特色寝室的一大外在特征。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在学生热情影响下,教师也显得格外投入,这一举措得到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众多领域老师特别关注。他们经常抽出时间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探讨问题,并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和引导工作。鼓励他们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兴趣,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展个性。在相互接触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许多科研类特色寝室的成员甚至成了指导教师课题组的成员。

强化品牌育人效应,“小星火呈燎原势”

随着特色寝室建设的不断深化,内容不断更新,形式不断丰富,思想教育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结合日益紧密。学校在原有“四室进公寓”工作品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逐步开辟出了一条结合养成教育、学风建设和成长教育为一体的新路子,赋予了特色寝室文化新的内涵,推动了室风建设与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效支撑。

如一特色寝室对社会的残疾人弱势群体十分关注,他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资料收集和宣讲活动,号召更多人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残疾人。他们的行动赢得了同学、学院和学校的关注,一阵“爱心”之风在校园里刮起,一批志愿者结成了以学习、运用手语为特色的“手语社”,成为全国首家大学生手语社,心手相连、爱心助残的感恩行动在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又如一个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寝室申报了自强特色寝室,虽然没有漂亮的室内装置,但他们却以自强不息的信念和敢于正视困难的精神,彼此鼓励,相互支持,营造相互关爱的精神家园,在自强自立精神的激发下,他们的寝室成为楼层中的模范寝室,他们的故事最终在校园中激发了广大同学自强自立精神,并形成了“感动理工”自强自立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再如一些以学风建设为主要特色的寝室,他们将寝室晚自习、学习交流会、后进帮扶制等作为寝室的“室规”实施,使得寝室成员都成为了各类奖学金的获得者和学科竞赛中的佼佼者,促成了一股勤学之风在学生公寓内、校园内吹起。据此,学校推出了优良学风寝室、优良学风示范寝室的评比活动,充分挖掘在学风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学生寝室,使学风的凝练和铸就扎根于学生生活的“基本单元”中。

十七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对于“特色寝室”教育载体的总结创新,强化对大学生生活教育与生活指导的引导,使特色寝室的内涵和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显露。实践证明,特色寝室在学生公寓中有效地实施了养成教育、学风建设和成才教育的功能,在“四室进公寓”基础上深化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工作,使特色寝室成为学生公寓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