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校园文化,增进我校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我校教师金永玲教授领衔的金永玲艺术团将在学校举行歌剧《江姐》专场演出。
此次演出旨在回味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缅怀伟大的革命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感受民族经典艺术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现将演出具体事项公布如下,欢迎广大师生观看。
一、 演出时间
5月7日(星期三)14:00-15:30(请于13:45前入场完毕)
18:00-19:30 (请于17:45前入场完毕)
二、 演出地点
浙江理工大学大剧院
三、 索票安排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门口
时间:5月4日、5日、6日
共青团浙江理工大学委员会
艺术教育指导中心
2014年5月4日
革命烈士江姐简介:
江姐,本名江竹筠。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进了重庆一所教会开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非常用功,记忆力超群。后来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抗暴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特务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
被逮捕后,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渣滓洞”监狱,惨遭手指夹竹棍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盐酸毁尸灭迹,时年29岁。
江竹筠在狱中关怀战友,领导狱中斗争,宁死不屈,用生命证明了共产党人的坚强不屈,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江姐”。在江竹筠身上,完美地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融合。她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更是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最后为了革命事业又舍弃了她难舍的一切。她和她所做的一切,是革命精神最好的诠释。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浙江金永玲歌剧团简介:
浙江金永玲歌剧团,创办于2000年12月,是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以来由优秀艺术人才金永玲自主创办的一家民营文艺团体。该剧院创办以来,以演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经典作品为主,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演出。该剧团成立以来,多次演出了《祝福》等红色经典剧目,尤其是其新排练歌剧《江姐》受到各方好评,在2003年中国剧协第六届映山红戏剧节上获得7项大奖。《江姐》的巨大成功使金永玲更加坚信红色经典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
创始人金永玲老师,这位“西子湖畔百灵鸟”、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是原浙江歌舞剧团著名歌唱家。民歌和美声结合的演唱方法、戏剧和歌曲相融的演唱技巧,使她的演唱别具韵味。她曾4次举办个人演唱会,1996年后连续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大型演出和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多次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大奖。
在金永玲2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曾一次次深入基层演出。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金永玲自筹资金举行《祖国颂》百场巡回演唱会。在一年时间里,她深入山区农村、海岛学校,她深情的歌声飞进边防哨所、抗洪前线、偏僻畲乡甚至劳改农场,一年中马不停蹄,行程10万公里,巡演65个县市,给50余万基层听众送去了优美的艺术享受。
金永玲艺术团歌剧《江姐》简介:
由金永玲艺术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是在经典剧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通过压缩剧情、融入更多舞蹈元素、搭建旋转舞台等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舞台效果。在一段段熟悉的唱词中,表演者金永玲或铿锵陈词,或冷静应变,或凛然不屈,演绎了一个心怀革命理想、坚贞不屈的江姐形象。
《江姐》作为红色经典歌剧,以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又不乏浓郁的文学艺术气息,是不可多得的弘扬革命精神的教材。
演出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