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每日商报》报道我校服装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事迹

发布时间:2016-01-04 作者与来源:每日商报  浏览次数:

近日,《每日商报》报道了我校服装学院两名学生的创新创业事迹。原文如下:

费如婧:儿童反光服从创意变成了现实

商报记者 应丹 通讯员 朱雯祺 周传人

设计出最美的服装是很多服装学院女生的梦想,费如婧也不例外。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读大三的费如婧在大二的时候就尝试过自己进一些女装在淘宝店上卖,后来又利用专业所长自己设计起了女装。

但想在女装领域有所突破比较困难,学习服装的费如婧坦言,“女装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坚持了半年多没有起色,于是我就想用创新来吸引眼球。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另觅出路。”

终于,在一个夜晚,当看到汽车大灯打向自行车后轮时,一闪而过的光带着灵感划过费如婧的脑海:为什么不将反光效应运用在孩子的服饰上呢?调皮的孩子,漆黑的夜晚,曾是家长最害怕的组合,若有了儿童反光服,事故突发率将大大降低。

怀着激动的心情,她带领团队做了一系列调查访问。当问及是否愿意为孩子购买反光服时,大多数家长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是否买过,家长们都摇摇头。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好看,一个是买不到。

当被问及对服装的设计有什么创新时,费如婧的脸上闪着自信的光芒,“我们设计的反光服是在童装的基础上增加反光元素,跟市场上已有的荧光背心不一样,这样既不破坏服装原有的美观度,又能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因为对象是儿童,材料都是绿色环保的,这样更令家长放心。”

创新就是在杳无人迹的山林里开辟新路,没有前人的指点与经验,遇到的未知与困难可想而知。费如婧创业遇到的第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设计。“我是读服装设计与工程的,是理科生,在设计方面只能算业余。”费如婧说。专业设计人才的缺乏,使得整个团队在印花位置形状,元素应用以及色彩搭配上费尽心血,还好依靠团队成员的出谋划策,渐渐地也摸索出一些设计灵感。

解决了设计难题,她又开始为推广烦心。费如婧说:“很多人对于儿童反光服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宣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在是信息时代,除了在创意集市上摆摊,费如婧团队更多的是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来介绍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既省时省力,还能及时收到网友的反馈与评论。“我们根据点击率和浏览次数来分析哪种款式比较受欢迎以及受欢迎的原因,并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我们的产品。”

此外,最让费如婧劳心的还是制作的过程。因为反光印花的原理是运用特殊工艺将反光微珠印制到织物表面,使得花位的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具有高反光的特性,所以难度较大,很少有厂家接单。“我们就一个厂家一个厂家地问,并进行比较,看哪家做工好,价格实惠。”费如婧虽然语气轻松,但仍流露出一丝苦涩,背后的辛酸不言而喻。当看到一件件可爱有型的小衣服做出来,她抚摸着上面的反光印花,心中无限感慨:终于把创意变成了现实!

“我们缺设计师!”当提及对未来的规划时,费如婧迫切地说,“现在团队合作得很好,但想进一步发展,单凭现在的团队是不足以应对的,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更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师。”

她同时对服饰的功能提出了新的想法:“我们还会在服装的功能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例如,我们正在构思,以小芯片为载体,安装GPS定位系统等等,真正地实现儿童智能安全服饰这个核心理念。”

费如婧表示,以后团队还将在营造团队氛围、培养团队精神、建设工作室文化等各方面下功夫,也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根据客户需求为市场提供海量、优质的产品,让反光服可以真正在市场上“叱咤风云”。

新闻来源网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mrsb/html/2016-01/06/content_2168934.htm

陈思诗:雕刻皮具 也雕刻内心情怀

商报见习记者 胡洁菲

跟同寝室的好友一起开一家店是很多人的梦想,可真正能够实现的却并不多,陈思诗做到了,并且一开就是三年。三年前,陈思诗和另外三名室友在金沙湖开了一家皮雕店,取名为像素,2013年7月,她们将这家店挪到理工大学的创业孵化园。走进店内,清一色的皮雕制品琳琅满目,挎包、手包、首饰,雕刻精细,款式别致,很有一番味道。

采访中,跟陈思诗的对话过程并未如想象中的那样顺畅,负责店铺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的她,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侃侃而谈,热衷于“宣传”自己,她说,手艺人还是要以技术为主。

这种观念被贯穿到产品的制作和店铺的经营当中来,提及给店铺取名像素的初衷,“像素指图像元素,意味着‘精细、丰富’,代表着我们对皮雕作品执着的态度”,陈思诗她们想给顾客传递的也是一种精致生活的理念。

筹备之初,很多人都觉得,学校里近两年的专业技能学习,已经足够应付开店了,但是她觉得,课堂里学到的跟实际运用还是有很大差距,她们做的东西离精品还差得很远。所以,自打在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软件上找到中国美院一位皮雕大师的地址之后,四个小姑娘就开启了三顾茅庐的旅程。“一开始师傅也不愿意教,怕我们抢生意,但我们天天去求他。”大概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长期的软磨硬泡之后,师傅终于被她们的执着打动,开始手把手点拨她们。有了高人点拨,几个人的技艺也突飞猛进,还多次应邀参加了杭州文化博览会。

像素的品牌定位为复古、轻奢,除了销售少量成品,也接受DIY和私人定制。慢工出细活,用心出精品,“所谓奢侈品,其真正的价值一定来源于创意、情怀和优质,而不仅仅是价格的昂贵。”她拿起一只斜挎包,翻出藏在包内部的雕花,“完成一个皮雕作品需要用到几十个工具,前后花费近一周时间,但我们并不急着把它放在外面向世人展示,而是放在自己觉得合适的位置。”陈思诗说,艺术品很难量化,但是只要你有心,其背后的态度就能被认可。

除了售卖包包,像素还会定期举行一些手作活动,一是扩大店铺影响力,收取少量费用,二是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像素打造成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每逢周末,店里就会聚集起很多大学生和白领,他们从最简单的拓图开始学起,慢慢体会到了手作的快乐。

“我们的产品价格并不便宜,但可以保证每个都是用心做的精品。”,成立之初到现在,像素已经逐渐成为下沙高校园区一个耳熟能详的创业品牌,年销售额接近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