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都市快报》报道了我校科艺学院教师魏杭帅的设计作品及事迹。
原文如下:
拿过许多设计大奖的他好暖男
居然会为妻子设计一把梳子
还会根据她的使用感受调整梳齿硬度
文 冯秋萍 图 朱丹阳
知道魏杭帅,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
未见其人,先见其物。那是一款形如宫殿的香炉,紫砂质地,古朴庄重,却又现代新颖。点上香后,宫殿升起袅袅轻烟,恍若蓬莱仙境。
后来知道,这是一位80后设计师的作品,他的名字叫魏杭帅。去他工作室,终于一睹其人——头顶时下流行的潮男发型,一身线条利落的深色系搭配。语速轻快,思维跳跃。
虽然名字中有个“杭”字,但魏杭帅并不是杭州人,从小生长于绍兴。他打小爱画画,这个爱好从小学四年级一直伴随他成长,后来还去培训班专门学习过绘画。高考填志愿那年,他想着能不能学点画画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正好有人向他推荐工业设计专业,他就报考了浙江大学,这样算是误打误撞进了设计行业。毕业后,他又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设计管理,之后就职于飞利浦新加坡亚太设计中心,做产品创新管理与品牌规划研究。至今获得国内外包括德国红点、IF在内的20多个设计大奖。
2009年,他回到杭州,任职于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1年,以姓氏创立了独立家居设计品牌“WEIS”,专注于感官美学家居。什么是“感官美学”?魏杭帅的解读是“一件器物,它用与不用时,都能给人美的视觉感受”。
家居的种类可能有成百上千种,比如日用的食器、家纺、家具等,门类繁多。但魏杭帅设计的第一款作品,却是很多人日常并不怎么使用的香器。
虽然小时候语文并不是自己的强项,但魏杭帅很喜欢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小年纪的他读那些诗时,眼前总浮现古色古香的画面。因为身边有几个喜欢香的朋友,有一次看到他们在点香,他发现横插在香炉上的线香,很像一根鱼竿,立即想到了小时候读的古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于是决定自己设计一款香插,以白瓷为材料,将当年自己读这两句诗时眼前浮现的场景定格。设计好后,他决定选用景德镇的陶瓷技艺来制作产品。为了研究制作的工艺如何与设计结合,他从杭州开了五个多小时车,到景德镇实地考察,前前后后,不断地调整磨合,作品从图纸到成品,历时一个多月。他这款作品起名“禅钓”,插上线香后,真的好像一位老翁手持鱼竿,专注地垂钓。
之所以选择香器,作为自己设计理念的承载,魏杭帅看中的是香本身的特质:“当它未燃烧时,是静止的;等到点燃后,云雾缭绕的形态千变万化,呈现是动态的。”一动一静,让他看到了设计的无限可能。
设计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例子,魏杭帅看到过很多。比如设计理念很好,但不实用,又或者东西不错,但是价格过高,一般人很难消费得起。从这两点出发,魏杭帅希望自己的作品,既能实用,价格也不能太贵,也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和使用。
他利用网店作为自己第一款作品“禅钓”的销售渠道,一炮打响。2013年,网络众筹兴起,魏杭帅将一个项目——以“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为灵感设计的一套紫砂香炉,投放到一家众筹网站。网友支持49元,就可以获得一个香炉和一盒塔香。
短短三四天,所筹资金就达到了预期。香炉是在宜兴一家公司制作的。那家公司的经理说,看到魏杭帅发来的设计图纸时,觉得真的看到了西湖里烟雨缭绕的三潭一般,“眼前一亮,自己都想点根香插上”。事实上,魏杭帅并未近距离看过三潭印月的模样,而是远远地,看着它在西湖的云雾下若隐若现。他将这种意象化的感觉融入设计,“三潭印月”香炉点上香后,仿佛情景重现。
接着,他又设计了一系列现代感和古朴并存的香器。那款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宫殿的紫砂香炉。去故宫参观时,飞檐斗拱的建筑形式,给魏杭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设计时看了不少介绍故宫的书,光图纸就画了65款方案,前后历时一整年,才推出市场,获得了2015年的“台湾金点奖”。不少买家也评论说特别喜欢,点上香仿佛过往的岁月都到了眼前。
在材料的选择上,魏杭帅也有着诸多考量。从陶瓷、紫砂,再到木材、玻璃,他希望不同的香器,根据其特点选用不同的材料。那款经典的“香月”香插,他做了很久,为了让作品有厚重感,从鸡翅木到紫砂,最终选用黑胡桃木。颜色沉稳,木头的天然纹理又千变万化,每件都独一无二。买去做香器外,还可以插花或者做酒柜摆件。
除了香器,魏杭帅也设计花器、梳子等家居用品。他平时喜欢浏览设计站点、旅行、看展览、跑工厂研究不同的材料……他觉得“这些体验所带来的作用有时并不会显而易见,却是设计重要的养分。”
魏杭帅在大学授课时,时常提醒学生要注重现实生活的体验,他告诉他们“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许就能让你迸发出设计灵感。即便日后没有走上设计之路,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各行各业都是应用无碍的。”
比如他设计的一款玻璃花器,形如口红。这灵感来自他对女性日用品的观察。他观察到女人用的口红也有多种色彩,于是,就设计了几种瓶口颜色都不同的花器,比如樱花粉、熏衣紫、海棠红……这样的花器让女性一看就觉得很知心,觉得设计者很懂他们。
另外,他还会根据使用者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的设计产品。比如他以宫殿形态设计的梳子,做出来的第一把,他送给了自己的妻子。收到梳子时,他妻子觉得“造型很独特,和普通的梳子很不一样。再细看,还有很细很细的黄铜细丝镶嵌在木头中,这个工艺超赞。”于是,这把梳子成了她每天都会使用的物品。但这还不够,魏杭帅还会经常根据她的使用感受,来调整梳齿的硬度和密度,只为了让她用起来更舒适。这真是一个暖男。
新闻来源网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6-04/16/content_224144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