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新华社报道我校推进红色档案进高校

发布时间:2021-09-13 作者与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

9月11日,新华社客户端报道我校推进红色档案进高校活动。

原文如下:

让思政教育走“新”更走“心”,浙江推进红色档案进高校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9月11日电(记者顾小立、王思远)记者从浙江省档案馆获悉,2021年秋季学期该馆将与浙江省教育厅合作,持续推进“红色档案进高校”项目,推动档案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让高校思政课堂具备更强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红色档案是党和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录载体。当下的高校青年或许‘知道’它们,但未必都‘了解’它们;或许从课本里学习过它们承载的历史事实,但未必真正感受过它们背后的精神力量。”浙江省档案馆一级巡视员张明决表示,在红船起航地浙江,让红色档案走出“馆门”、走进“校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档案的育人作用,有助于让高校思政教育既走“新”,更走“心”。

2021年春季学期,“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展首先在浙江理工大学开展。经各级档案部门精心筛选的120余件档案原件或复制品,让该校师生足不出户便能“触摸”到先辈奋斗的足迹。展览推出后广受师生好评,累计参观者超过3万人次。目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也已举办并常设相关展览。

“红色档案进高校,不仅将拉近与高校师生与‘物理距离’,还将推进档案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化学融合’。”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香龙表示,秋季学期学院、学校将和相关部门合作,把已公开展出档案的电子素材在课堂上进一步充分利用。

“具体而言,我们将在思政课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单元、具体专题,引入或穿插权威、准确、生动的一手档案资料,通过一张张还原现场的历史照片、一封封感人肺腑的先烈书信,让一些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重新变得有‘新鲜度’,让课堂摆脱纯粹的理论灌输而‘活起来’。”肖香龙说。

据了解,浙江相关高校将充分发挥专题展馆、档案素材、配套视频与读物等资料的作用,通过组织红色文化知识挑战赛、寻找身边“红色档案”等活动,使红色档案进校园项目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学习、交流、传播红色文化的新依托和“生长点”。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250369?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