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舞台剧、情景剧、艺术作品展示……不要以为这是一场艺术家的文艺汇演?实际上这只是大学生的一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6月3日,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讲习馆(简称红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力行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成果展评活动。来自全校数百名学生化身为演员、讲解员、报告人,为在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思政课”。
正如浙江理工大学许慧霞副校长所说:“该项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度广,育人效果明显。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传播了青春正能量。”
本届“力行杯”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在主题设计上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场地使用上,特别选择了知名的红馆,使得活动与空间相得益彰、恰如其分。

在66组实践成果中,汇演展示作品有8组,实物展示作品有58组。浙江省教育厅宣教处陈雷处长深有感触地说:“我走进活动现场,看到了这么多学生的学习实践作品,我深切地感受到浙江理工大学立德树人的任务是落到实处的。在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里边,学生展作品,抒情怀,明大志,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模式的创新。”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红船上扬帆起航,劈波斩浪,从胜利走向了胜利。百年后的今年,浙江理工大学的青年学生以一件件感人深思的作品回望和致敬了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历程——
《梦想,从这里启航》以舞台剧的形式,还原了中共一大会议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的场景,致敬中国先驱者;《“疫”然前行》以情景剧的形式,讲述了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深切感人的事迹,致敬所有逆行者;《视觉“无声”胜“有声”》充分展现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绘画技能,以数千幅海报和漫画定格了建党百年中的一幕幕历史瞬间;《红色》以微电影的形式,通过色彩的流动与融合,冲击与碰撞,演绎了1921年至1949年间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党的民族政策暖人心》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吐热奶奶与她的孙女阿曼尼萨的故事;《改革开放成就颂》以情景剧的形式把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搬进现实,将“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牢记在心,将“学党史,跟党走”贯彻落实;《且看杭钢如何“老枝发新芽”》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访谈,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展现了杭钢集团在党领导下取得的非凡成就;《百年正是风华时》通过视频、剪纸、照片书、文创产品等艺术作品,用严谨真实的史料、活泼新潮的设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贡献。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渠长根院长说:“所有活动都发生在‘红馆’,‘红馆’成为了我们的展示舞台,‘红馆’印入了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随着‘红馆’,和‘红馆’一起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大思政’做好、做大、做强,让我们的青年学生更加茁壮成长。”
据悉,前三届“力行杯”的成功举办,已在浙江理工大学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实践教学的经验不断拓展,实践育人的氛围逐渐形成,本届“力行杯”也必将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上持续发力,在全力构建一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上久久为功。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诸多兄弟高校的关注和支持。延安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大城市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机电职业学院等省内兄弟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前来观摩、指导。
(通讯员范冰川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