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报道了我校开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案例写作”分享会活动,介绍了我校以多形式、多举措、多层次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大学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4月21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举办的“课程思政建设系列分享会”上,该校老师们就如何深入发掘思政元素、如何巧妙切入主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此次分享会是该校系列分享会的第一期,主题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案例写作》。会议采用钉钉直播的形式,线上线下220余位老师参加。会议邀请到三位来自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师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畏难情绪到全情投入的心路历程,从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好切入点,展示了理科、工科和艺术类课程不同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和成功案例。
荣获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的理学院教授高雪芬分享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推算数学公式、探索数学原理的实际教学案例,介绍了中国古代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的教育。
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丽娴结合《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示范了以“近代工艺美术与时尚文化——萧山花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时空立体视角还原中国在世界舞台发出的时尚声音,传递“站立东方看世界”的方法论视角,探讨所蕴含的道德与文化价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明提出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四步法”的设计思路,即“认识-行动-挖掘-设计”。三位老师利用教学实践中的影像资料,分享了从一个育人知识点的挖掘,到全过程、多点开花的春风化雨的育人过程。

据了解,浙江理工大学为扎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浙江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聚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对全校课程思政理论、体制机制、模式、内容、方法、创新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引导开展多形式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构建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组织各级各类课程思想研究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等。
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尧骏表示,本科教学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发挥每门课程和每位教师的育人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努力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高铸魂育人水平。
新闻来源网址:
新华网:http://www.zj.xinhuanet.com/2021-04/23/c_1127365121.htm
中国教育在线: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104/t20210423_21010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