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新网报道了我校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撰写视听评议文章,助力媒体讲好小康故事。
原文如下:
浙江理工大学百篇“论文”助力媒体讲好小康故事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31日电 (谢盼盼 单聪 方平)在许多人沉浸于短视频、微新闻、碎片阅读的同时,在浙江理工大学,有这么一群青年大学生。他们学习新闻,热爱传播,关注时代,聚焦小康,主动将目光投向广电媒体中的主题内容,并立足学科视野,灵活运用自己的文字与表达撰写了100余篇广电媒体视听评议文章,以“文字智造”传递小康故事的声音与内涵,引起社会关注。
这些学生都来自该校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他们在学院和“律文化”研究所的倡导下,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瞄准疫情防控、防台抗台、乡村振兴、健康养生、乡土文化等“大屏”主题,撰写评议型文章,总字数超过10万。
此次学生的行动得到浙江省广电监测评议中心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中心专家团队定期对评论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和方法指导,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则对评论工作进行全程化监测和跟踪,并配以积分制进行评奖评优和作品展示,激发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呈现。
该学院学生胡雪琴在评议浙江卫视《数字化破局》的文章中写道,此节目用年轻化视角,讲述中国文物保护人、非遗传承人与文创新青年跨越隔阂,用数字化方式突破传统文化之当代困局,打造中国文化新符号的故事,选材新颖,立意深刻。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推进三全育人、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一面镜子。抓住时代主题、发挥专业能力、实施实战练兵是该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完)
新闻来源网址:http://www.zj.chinanews.com/jzkzj/2020-10-31/detail-ihacmyxk96658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