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了我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探索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
原文如下;
从保障性资助转向发展性资助 浙江理工大学探索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郭端宇 通讯员 王瑶瑶)为响应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为进一步完善浙江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贯彻落实发展性资助理念,为贫困学子开创一批助力成长成才的实践基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素质,真正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浙江理工大学深化发展性资助理念,采取不一般的资助方式,实施《浙江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实施办法》。
该计划以“资助与发展相结合、励志与强能相结合、管理与育人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项目研究和社会实践为载体,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学业提升、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就业创业、素质拓展等公益类项目。学校致力于实现学生们的物质脱贫,更注重其精神脱贫,开展特色资助项目,为广大学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是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公益活动的倡导以及素质能力的提升。
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于浙江理工大学第八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项目中立项“浙江省衢州支教实践活动”,以国学支教为主题,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团队赴衢州常山县白石中心小学进行了两周的教学,通过支教活动寻找出留守儿童在知识学习和心理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尽我们所能给予它们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期间以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及教学课程来和留守儿童进行互动和交流,用国学经典教育启发他们对梦想的追寻,拓宽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天里,支教学生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怀着满腔热情,极力帮助学生学习,寓教于乐,举办各种趣味主题活动(如:遵而不废,暮鼓晨钟;源溯中华,缘起节日;行投壶之礼,拾国学之韵等主题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生们通过实地接触留守儿童,了解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态,了解部分学生家庭情况,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同学们充分利用校内平台,积极向校内平台投递图文资料,宣传报道于校团委网站,同时也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等新媒体平台扩宽宣传途径,拓展影响力,引起社会的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支教学生的收获远不止于此,通过这样的一种资助形式,项目团队成员得到的不只是资金的支持,更锻炼了自身意志,发掘自我潜能,提升了自身素质能力,体味了精神的升华,全方位提升了身心健康水平。此次支教经历中,传播国学传统时文化自信也深植于学生心中,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相处时,懂得了考虑他人的感受、明白了感恩和回馈。
新闻来源网址:http://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1912/t20191204_16969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