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钱江晚报》报道了我校学生为毕业季做好人生规划。
原文如下:
为了那套心中最美的服装,人人都在拼
毕业季,他们的选择和执着
本报记者 应陶 通讯员 彭楚政
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以为毕业还很遥远,可一转眼,毕业就近在眼前。还有两个月时间,毕业季就要到了。准毕业生们,是否已经做好了人生的规划和就业选择,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不留遗憾?
今天,我们先来听一听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准毕业生们,他们的纠结与执着。
你见过凌晨三四点的服院吗,打鸡血完成毕业设计
去年9月,学校老师开始给准毕业生们布置毕业设计的任务:每位同学根据个人兴趣,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设计并制作3至5套服装,不限男女装。
准毕业生周妤婷早早地确定了方向,“我喜欢小孩子,以后想做一名童装设计师,所以我非常明确毕业设计的方向就是童装。”不过,一切没有那么顺利,光是确定设计主题和服装草稿,她就前前后后推翻了三四次。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处于很焦虑的状态。别的同学,可能确定了一个主题,老师指导微调一下就可以了,而我是推翻重来,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眼看着日期快到了,我还没定稿,心理特别着急。”从迷彩到运动风,再到旅行风,经过多次修改,以及老师的指导,周妤婷的毕业设计主题最终确定为“外太空的朋友”,当下童装成人化渐成趋势,她希望设计出更适合儿童穿着的衣服,让童装回归童趣,寓教于衣。
毕业设计的主题是确定了,可制作成衣的过程也并不轻松。“当时我们流行一句话,叫‘你见过凌晨三四点的服院吗?’从选材、打板,到拼接,每个人都在赶。我也跟打了鸡血一样,连续一周,每天基本就眯两三个小时,也没觉得累。”
眼看着辛苦半年的作品已经大体完成,只需细微调整即可,周妤婷才松了口气,“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同时也是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最终能够拿出这样的成品,我已经很满足了。”
错过考研,通过比赛找到下一个方向
除了完成毕业设计,参加一场大型的服装设计比赛是准毕业生俞莞妞毕业前的目标。“我本来是打算考研的,但因为一些事情错过了准备时间。后来心想,大学期间只参加过院级的比赛,没有了解过自己在社会中的能力,有点可惜,所以就定下了这个目标。”
记者见到俞莞妞时,她刚从北京参加完第27届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时装作品大赛决赛回到学校。
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参赛作品:“这次比赛的主题是‘野生’。我以前看到过有一款限量的球鞋,鞋身是用各种野生动物的皮毛拼成的。我就想与此截然相反,选用环保材料,突出保护动物的概念。”
这一次,俞莞妞一共设计了3套衣服,服装材料全部选用醋天丝、生物基长丝复合纱线等可降解的环保材料。而在制作工艺上,她尝试突破针织极限,运用透明丝将针织纱线变密,衬纬和毛圈组织使服装更加有层次对比……经过了一次大型比赛的历练,俞莞妞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毕业之后,我决定创业,创立一个我自己的品牌。最近这段时间,我已经开始制作样衣了。这并不容易,也会有很多困难,但我已经准备好了。”
去小工作室还是大公司,第一步选择有些纠结
相比较大学期间要实现的目标,麻嘉骏已经在为毕业后的工作做起了打算。
“大二大三的假期,我都是在上海的一家独立原创品牌工作室实习。从头到尾跟了两季服装的设计、制作、上市。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就是两个大方向,去熟悉的小工作室,还是去体系完备的大公司,这是我现在比较纠结的。”麻嘉骏认为,工作室可以全程参与设计和制作,看到自己设计的图案,自己打的版能够用在成品衣上,非常有成就感。但大公司可以提供更高的平台,能够接触到的服装种类也会更多。
他也有内心的笃定。“我们不能永远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根据自己的兴趣,只停留在某一种契合度高的服装里,而应该尽快找到自己缺失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在麻嘉骏的职业规划里,毕业两三年内,在工作中尽快找到自己的不足,是他的短期目标。
毕业最催人成长的地方,不是最后的离别,而是选择与坚持的过程。
你还记得曾经努力的自己吗?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19-04/03/content_375648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