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在线报道了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新生手绘家乡“红色景点”。
原文如下:
杭州日报:大一新生手绘家乡“红色景点” 美如画!
本报讯(通讯员 方媛 记者 方秀芬)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新生们尚未报到,就开始了一堂“特殊”的始业教育课。这些“准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拿起画笔,在家进行红色文化学习,手绘“红色景点”。
吕珂,浙理工中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她手绘了童年记忆中的笕桥机场。
小时候,吕珂就住在笕桥机场旁边,知道它曾是一个军用机场,很向往。刚好,吕珂妈妈是笕桥小学的老师,负责学校的集邮社团,经常带学生去参观笕桥机场、盖纪念邮戳,吕珂也常跟去。“我对笕桥机场有很深的感情,这次绘画,脑子里立马就想到它了。”
“马上要前往杭州求学,这也算是对家乡的怀念吧。”该校中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1班曾佩珊说,从小就生活在漳州芝山红楼附近,对芝山红楼最初的印象是小学二年级的那次春游。后来,爷爷跟她讲了很多关于那座红楼的历史,这可是为了纪念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所建的纪念馆,把它画出来有特殊寓意。
据悉,此次手绘活动是该校国际教育学院红色手绘协会举办的系列红色手绘活动之一,该协会是全国第一个以红色名字命名的手绘社,社员们的足迹不仅遍布浙江省内各市,还在安徽、广东等省进行红色创作。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浙理工的莘莘学子以实际行动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献礼,也为红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新闻来源网址:http://pc.news.hbjt.com.cn/hzrb/2018/09/06/article_detail_1_20180906A1016.html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浙理工新生,手绘家乡那片红
浙江在线9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燕 通讯员 方媛)当开学季遇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2018级新生们尚未报到,便开始了一堂“特殊”的始业教育课。
这些“准大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纷纷拿起画笔,在家就开始红色文化学习。他们通过走访调查、翻阅资料等方式,在充分了解自己家乡红色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手绘的形式展示这些红色文化,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学习动力。
他们笔下的家乡红色景点既有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也有意义深刻的嘉兴红船,既有黑白素描展现历史沧桑,也有绿水青山映衬如今美好时代。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8级新生杨双瑶说:“有幸参加这次手绘红色景点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红色文化,还锻炼了大家的绘画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我对革命先烈更加敬仰,也为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深深感动。我们这一代‘00后’,应该大力发扬红色精神,为祖国的未来作出努力与贡献。”
据悉,此次手绘活动是国际教育学院红色手绘协会举办的系列红色手绘活动之一,该协会是全国第一个以红色名字命名的手绘社,社员们的足迹不仅遍布浙江省内各市,还在安徽、广州等省进行红色创作。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浙理工的莘莘学子们以实际行动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献礼,也为红色文化创新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来源网址:
浙江在线:http://edu.zjol.com.cn/jyjsb/gx/201809/t20180905_8188556.shtml
http://edu.zjol.com.cn/jyjsb/gx/201809/t20180905_8188556.shtml
钱江晚报:http://qjwb.zjol.com.cn/html/2018-09/05/content_369265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