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日报道 炎热七月,浙江理工大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团的12名学生党员不顾酷暑,进驻位于乔司镇的浙江省未成年犯管理教育所,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帮教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的关爱和思想带给这个封闭的世界里的青少年犯们。
实践服务团用一个星期的实践时间陆续在管教所开展了英语辅导、英语口语培训、电脑软硬件知识讲座、黑板报设计及比赛,共植“友谊树”、舞蹈培训、自信心提升主题演讲、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一系列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每位学生党员都有了对应的未成年犯“一对一”结对对象,将在以后定期开展心理辅导等活动,期望通过大学生的活力和知识促进未成年犯们的进一步改造,以完整、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向社会、走向社会。
管教所的指导员表示,这些未成年犯们长时间关在高墙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负担,很容易得心理疾病,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爱心。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非常渴望重获新生,在管教所里,他们积极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实践服务团进驻前在杭州武林广场、银泰、百大及各大高校等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地方,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5岁,最大的为70岁。在随机调查的115人中,58.5%的人认为不良网站、娱乐场所等社会不良环境是引起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42.6%的人认为父母管教不严、家庭暴力等因素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基于这些因素,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上升,其中56.0%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社会与家庭应承担主要责任。84.8%的未成年犯表示,进入社会后最大的愿望是能被一视同仁的对待,渴望能得到更多的关爱。

铁窗内交流气氛融洽
来源:浙江在线·锋线教育 作者:通讯员 周照东 文/摄 编辑:曹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