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④
“我为村民做的只是一点点,村民们却把我看得很高很高”
2003年6月,周毅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时,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四川省沐川县海运乡任乡长助理。2004年10月,同心村党支部改选,周毅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周毅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2005年当选“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刚到海云乡当乡长助理的时候,当他看到这里的村民靠的还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背、挑、扛的原始运输方式时,周毅就下定决心要为这里的百姓修路。
“因为修路会占用老百姓的土地,所以很多村民不配合。有的老百姓对我说,喊了几十年都没修好,你一个刚来的大学生如果把这路修好了,我会放鞭炮从家到乡政府。有时候调解修路问题时,还会挨村民的骂,但是只要能把路修好,我认了。”周毅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12月9日,公路终于动工了。历经3个月奋战,一条5米宽4公里长的“致富路”出现在村民们面前。随后,周毅又和村民们一起修通了同心村二组、三组、七组、九组4条共9.5公里的村级公路。
“有人问我在这里苦不苦?有时候是觉得挺辛苦的,我来这里快3年了,从来不知道周六周日是哪天。只有到外面出差、开会,才觉得是休息一下。”周毅说。
有一次,周毅到外地去为村民买芋头,让村民种植,但是车在半路抛锚了。为了买修车的零件,周毅走了十几公里的山路,来回走了5个小时,但是车还是没修好。为了在下午赶回乡政府开会,他只好满身泥巴地搭上去乡政府的公共汽车。让周毅没想到的是,车里认识的老百姓都争相给他让座,替他买票。
“那一刻,老百姓对我的情谊让我一天一夜的劳累立刻消失了。“周毅感慨道,“我为村民做的只是一点点,村民们却把我看得很高很高。”
同心村党支部换届的时候,几十位村民联名提出要周毅做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周毅坦言那时候自己心里很矛盾,因为当时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期限已满,如果参加竞选被选上,就意味着要在这里再待上3年。留?违背自己当时只来锻炼1年的初衷。去?和这里的百姓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
经过一晚上的辗转反侧,周毅决心参加选举。选举结果出来,他以高票当选为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当看到村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2个多小时,送来一盘鞭炮为我祝贺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周毅说:“到现在,我还一直这样提醒自己,那就是不能辜负老百姓对我的信任。”
除了为老百姓修路,周毅还义务为村里嫁接良种果树400多株,帮助老百姓增收1.8万元,使当地老百姓人均收入提高了800多元,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周毅的目标。2004年,他自己借了7万多元在村里修建了规范化养猪场,目前,正在按照“生态菌种——科学养猪——大棚蔬菜——绿色芋头”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发展本村经济。
“老百姓现在的年人均收入是2000多元,我希望在3年之内达到5000元。”对于这个目标,周毅很有信心:“国家和老百姓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