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杭州日报:老外钟爱清河坊 商家热衷学外语

发布时间:2006-05-15 作者与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百名成绩拔尖的学子,前往清河坊,志愿成为清河坊商户的兼职外语教师。在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的组织下,商户热情高涨,一下子冒出30余家商户要求参加外语口语培训,希望通过学习,不用“计算器”也能与老外做买卖。

  清河坊历史街区以其“南宋风韵、市井风情”的商业特色和建筑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据统计,清河坊目前每年要接待游客1000余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有12万人次,这些国外游客,尤其是东南亚游客特别钟爱清河坊的丝绸、茶叶、古玩及特色工艺品。一位商户说,往年与老外做买卖,大家一般用手指按按计算器,显示价格,双方同意也就算“OK”了,如今做这样的生意已十分“尴尬”,因为现在的老外买东西也很“精明”,不但会砍价,而且还要询问质量、产地、功能等许多问题,学会简单的英语口语,商家们都觉得很有必要。

  在河坊街入口的售票亭,一个标有“浙江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牌子格外醒目。清河坊商户除了接受浙江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生一般的商贸口语培训外,还可以邀请这些英语“教师”到他们店里进行实地辅导,使商户能基本掌握老外在购买商品时的一般介绍和对话。据悉,“老师”们还将分期分批在街区设立流动服务点,为商户及国外游客提供咨询和翻译。

  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休博会在杭举办,到杭游客也比往年要多,掌握一些基本外语对商家也是竞争优势,虽然早在两年前,街区里有些商户设有中、英、日、韩文的多国语标志,但我们希望更多的商户掌握外语交流技能,何况街区目前正在创建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和申报“AAAA景区”,这两项本身都要求商户在自身的营业素质上有明显的提高,为游客提供更好、更方便的优质服务。(通讯员孙仲杰记者李公阳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