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随着歌剧《江姐》开篇那首耳熟能详的《红梅赞》响起,浙江理工大学会展中心剧场的观众立刻肃静了下来,千余名下沙高教园区的师生开始屏声静气地欣赏这出展现革命先烈江姐壮美人生的歌剧。
昨晚演出的《江姐》为改编后的“六场歌剧”,风格也由原来的写实转向写意,尤其是独创的360度“之”字形转台,使得六场戏的场景能够自由转换,配乐和幕间唱的衔接也更加流畅。而演员们的表演也是相当到位,江姐的“刚”、甫志高的“奸”,均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江姐》是浙江金永玲艺术团的保留剧目,已连续演出近百场,并曾在全国第六届“映山红”戏剧艺术节上获得过5项大奖。剧中的江姐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金永玲扮演。
为什么要义演《江姐》?而且选在大学校园?演出间隙,正在后台补妆的金永玲告诉记者:“义演是想让其感人至深的故事感动大学生心灵,使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学会辨别美丑、思考人生。”
金永玲坦言,她深深感到高校的素质教育在当今快餐文化流行的社会里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两年,大学生们开口闭口就是‘超女’、‘我型我秀’等选秀活动,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几乎断层,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
在演出现场记者发现,除了理工大本校,还有许多来自园区其他高校的师生。杭州工商大学经贸专业的孙静表示,以前只在中学教材中读到过江姐的事迹,“通过歌剧的形式,人物就立体多了,感触也更深。”
见习记者 陈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