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杭州日报:一人可以同时在两所大学读书

发布时间:2006-09-19 作者与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下沙七所高校学生即将实现跨校辅修本科专业

“我选了‘理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你呢?”“我选了‘财经’的审计,听说是最好的专业。”开学后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经常能在下沙几所大学的学生中间听到。而他们能实现跨校读书正是得益于一项培养计划。

由杭州师范学院总协调和牵头,位于下沙高教园区的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七所高校开设的校际辅修专业计划将在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起正式铺开。“计划”将对优化高校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起到积极作用。

七所高校拿出“拳头”专业

一所学校最多只能开两门

此次各高校推出的辅修专业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会计学,56学分;浙江工商大学的金融学,56学分;浙江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50学分;杭州师范学院的法学,53学分;浙江财经学院的审计学,50学分;中国计量学院的产品质量工程,52学分;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61学分。

据了解,这些专业都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其涵盖课程也都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含专业必修、选修),在师资力量、科研规模和条件等方面都处在比较靠前的位置,而且这些专业在招生和就业方面也都情况很好。七个即将开课的跨校辅修专业此前都已作为辅修专业在本校开出。

根据规定,一般每个本科院校每学期面向下沙高教园区学生开设的跨校修读辅修本科专业不超过2个(含2个),且各校际辅修本科专业避免重复设置。

有不及格课程不能参加“计划”

每个专业要在3-4个学期内读完

为方便学生修读,校际辅修本科专业的课程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晚上,课程分学期设置,一般每学分对应18学时。辅修本科专业的课程应在3-4个学期内开完。一般情况下,学生人数不到40人不开班。

跨校修读辅修本科专业的学生在本校已修读过与辅修本科专业课程相近课程的,凭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证明和所学课程教学大纲可申请免修或免听,由开设高校审核批准。

同时,为确保下沙高教园区跨校辅修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校际辅修专业计划对在校大学生跨校修读辅修本科专业基本条件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下沙高教园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无考核不及格课程,学有余力,并已修读所选辅修本科专业的前序课程等。

辅修报名每年5月底前完成

不能开班退回预缴学费

根据“计划”,今后每学年第二学期期中(4月15日)前,下沙高教园区各本科院校通过“下沙高教园区跨校开设辅修专业网络管理平台”报送下一学年拟开设辅修本科专业名称、课程设置、课程简介、使用教材以及任课教师简况。

杭州师范学院教务处于每年5月1日前汇总跨校修读辅修本科专业的设置信息,同时确定5月中旬的某个双休日在开设高校分别受理学生报名(须凭所在学校教务处签署同意修读的报名登记表)的具体信息,一并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并通知各高校教务处,由各高校教务处通知学生报名修读。

同时,杭师院教务处根据上传情况确定开班的辅修本科专业并编制修读辅修本科专业的学生名单,于5月20日前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并告知各高校教务处,由学生所在学校通知修读学生按时听课。对不能开班的辅修本科专业,则由学生所在学校通知修读学生凭缴费收据到开设高校教务处退回预缴的学费。

5月25日前,由开设高校教务处将修读学生名单及有关信息通知任课教师和教材供应部门,做好开课准备。

有补考、可重修

中途放弃也可得到相关辅修证明

计划还规定,学生修读某本科院校开设的跨校辅修本科专业课程,按每学分75元的标准向该本科院校缴纳学分学费。为方便管理,学生每学年须按1500元的标准(20个学分×75元)向开设辅修本科专业课程的学校预缴学费,辅修本科专业课程结束后一并结算。

“计划”中的课程成绩由开设院校教务处负责管理;跨校辅修本科专业课程正常考试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考试成绩39分以下者不得补考,直接参加重修)。

学生修满所需学分后将得到跨校辅修本科专业证书。跨校辅修本科专业证书由开设院校签发,加盖学校钢印,随附成绩单。学生未修满规定学分而放弃继续修满的,已修得学分达到该辅修本科专业系列课程学分(10-20学分)的可发给辅修本科专业系列课程证书;已修得学分未达到该辅修本科专业系列课程学分的可发给课程学习成绩证明。

据悉,本学期开设的跨校辅修本科专业课程的第一次授课统一定于10月8日这一周开始。

(通讯员柯健见习记者艾丹青 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