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沙大学城资源,打破各高校界线,实现高校之间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这是下沙七所高校新推出校际辅修专业计划的宗旨。昨天,由杭州师范学院牵头,联合下沙高教园区的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一起推出校际辅修专业计划,各高校推出部分辅修本科专业供七所大学的大学生选择。
所谓的跨校辅修,就是各高校各推出一些辅修本科专业供学生辅修,以前各高校只是在自己学校范围内开展,这次则是将范围扩大到七所学校,只要是这七所学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学校的辅修专业。
据计划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辅修专业更吸引人,各高校都拿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会计学、浙江工商大学的金融学、浙江理工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杭州师范学院的法学、浙江财经学院的审计学、中国计量学院的产品质量工程以及浙江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这些辅修专业的课程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平时的晚上,课程分学期设置,一般每学分对应18学时。选择跨校辅修的学生在本校已修读过与辅修本科专业课程相近课程的,可凭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的成绩证明和所学课程教学大纲可申请免修或免听,由开设高校审核批准。只要辅修完规定学分,学生毕业时可获得由开设院校签发的本科专业证书。”负责人说。
可以辅修外校的热门专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再吸引不过了。这两天,虽然还没正式报名,但来咨询的人是络绎不绝。
杭师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原则上每一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会通过网络,报送下一学年拟开设的辅修本科专业名称、课程设置、课程简介、使用教材以及任课教师简况;5月初就确定报名具体信息,一并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发布,并通知各高校教务处,由各高校教务处通知学生报名修读。
(记者金萍通讯员柯建 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