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蒙和
关于艺术类就业,来自省教育厅针对高校各种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分析,艺术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浙江高校2005届、200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艺术类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是设计类;像装潢设计、广告设计等都就业率良好,明显高于纯艺术类的国画、油画等专业。
浙江高校2005届、2006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纯音乐舞蹈、形象设计、表演等专业的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普遍较低。
一些高校的艺术学院院长都在务实地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他们的学生打一场就业持久战。

别拿青春赌明天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 郭建南
从事艺术这行至今已有30年了,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无论要当画家还是设计师等等,只要想走艺术之路,都先得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对自己的所学有明确的目标。如今有很多艺术类、设计类院校的各种专业招生,但我希望学生们千万不要为了上大学而选择艺考。
艺术之路并不好走。受哥哥影响,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因此1977年就进了中国美术学院学版画,纯粹是为了艺术的理想。毕业后,出于种种原因,版画的创作受限制,我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选择了与绘画相通的设计,进入浙江丝绸工学院(现浙江理工大学)任教,接着又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在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中,我获得了“中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等许多荣誉与成就。这期间其实有很多服装公司聘请我,但都被我拒绝了。我常想,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的,所以艺术家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是没有对艺术的热情,恐怕我早就成了企业的一名管理者。
我很想给现在的高中生们提个建议,报名艺考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艺术、愿意将投身艺术作为人生目标,假如不是,那就别来艺术的殿堂浪费青春。否则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他们最终将迷失方向,背离艺术,不会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专业都荒废了,就算拿到大学文凭,工作成就也不会有,衡量人的才能评判标准是整体素质,而不是文凭。
我的学生中有很多现成的例子,有的因为热爱艺术而来,目标明确,大二、大三就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创业,毕业时可以有300万元的身价;有的进来时没有目标,混日子,出去后或者没有工作,或者干起了传销等与艺术不相干的行当。
不过,假如学生真正热爱艺术、有艺术天赋,那么他即便只学了半年画画就来参加考试,我也不反对;只要愿意为艺术实践一生,五六十岁才开始学都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