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理工

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教育信息报: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 

发布时间:2007-06-12 作者与来源:教育信息报  浏览次数:

图为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事迹报告会现场。   

(本报记者 高亦平 摄)

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事迹报告会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

本报讯(记者 项勇义 杨志刚)“他们用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倾诉着对事业的忠诚,倾诉着对服务对象的一片爱心。这是那么的真实、可信和可敬。他们的事迹说不上惊天动地,却蕴含时代的精神,他们的身上折射出了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6月11日下午,当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浙江大学教授张放和浙江工商大学辅导员邹健在浙江理工大学作完报告后,主持报告会的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对两位同志给予高度评价,并勉励广大高校教师学习他们勤于学习、勤于思索、勤于探索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教授张放,是2005年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在《踏实务实,倾心“三农”》的报告中,他讲述了10多年来情系农民,致力科技推广的点点滴滴。扶贫10年,张放经常是周五晚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就从杭州出发,饿了在路边买个饼充饥,困了在车上打个盹。第二天赶到景宁县英川镇后,他上午跑基地,下午搞培训,晚上又连夜搭班车回杭州。两个工作日行程900多公里,还要走10多公里山路,至今他已经来回130多次,行程10万多公里。正是在张放的帮助下,英川镇实施了高山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带建设项目,以开发高山蜜梨为龙头,发展了高山南瓜、实用菌、本鸡养殖、笋竹加工、庭院果树等9大科技农业子项目,英川镇90%以上的农户都参与了这些项目,一个依托科技、利用山地优良资源而形成的高山生态绿色农业产业在英川镇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曾经到英川实地考察扶贫工作的蒋胜祥深有感触地说:“张放10多年如一日,改变的不仅仅是英川贫困落后的面貌,更是让广大百姓懂得了科技致富的道理。”浙江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党总支的周老师听完报告后由衷地说:“这样的扶贫,能够10多年坚持下来,确实需要一种精神。”

“学生辅导员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职业,他的‘产品’是肩负着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青年大学生。别的产品做坏了可以回炉重造,但学生错过了最佳成长机会的损失是巨大的。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用心去爱每一名学生,才能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不同之处,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引导学生……”省优秀辅导员、浙江工商大学邹健,是2006年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在《爱的教育》报告中,她用朴实无华的言语、生动翔实的例子,讲述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在琐碎与繁杂的事务中,贴近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心灵的历程。

邹健热爱本职工作,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她用爱点亮心灯,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为每一位可能陷入迷津的大学生导航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浙江理工大学的教师。她开创性地推出“新春寄语”为学生写个性评语,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确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职业走向的做法,给在座辅导员以深刻启示。一位辅导员告诉记者,邹健老师立足眼前、放眼长远、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经验更值得我去借鉴。

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是经过《教育信息报》成千上万读者推荐,经过专门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后产生的,评选活动至今已举行了两次。为了进一步弘扬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委教育工委会、省教育厅厅长办公会议决定组建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事迹报告团,请部分年度新闻人物在全省教育系统进行巡回演讲。浙江理工大学是年度新闻人物先进事迹高校巡回演讲的第一站,近500名教师听取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