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屠春/摄
大幕拉开,伴随着《红梅赞》的熟悉旋律,在S形的活动斜台上出现了时空倒转。在铁窗下,深蓝色旗袍加白色围巾、正气凛然的江姐和难友们绣着红旗,含着热泪唱出了动人肺腑的歌声。在现代的音乐和舞蹈演绎中,《红岩》里的人物一一出场,江姐的精神世界在剧情叙述中逐渐展开,观众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被唤醒,心底的红色情结被点燃了。
昨晚,歌剧《江姐》在著名歌唱家金永玲的领衔主演下,在杭州胜利剧院举行了百场庆典演出。与1964年首度上演的歌剧《江姐》相比,《江姐》更加紧凑的六场歌剧,时间被压缩到一个半小时之内,整体风格从原来的写实转向写意。
这出戏的出处非常不同寻常,它是民营艺术团——金永玲艺术团的保留节目。《江姐》是从2001年金永玲艺术团成立不久就首演,在当年的第六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江姐》获得了八项奖,其中包括五项一等奖。但《江姐》更了不得的成果是至今在全省演出已经100场了。
场租、交通费、吃住、演员酬劳、所得税……一个几乎什么都自己筹钱的民营艺术团,是怎么演到了100场?2001年金永玲拿出了几乎全部积蓄把戏排了出来,但是光靠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金永玲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在杭钢演出《江姐》结束后,工会主席找到了她,说:“你们的《江姐》演得太好了,你们很不容易,我们经过研究决定,演出费给你们增加两万元……”
昨晚看到演出后,记者才发现上述事情是有原因的。剧中加入了很多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元素,而且节奏明快,并把红色经典所特有的力量最大化。故事本身就很抓人,记者身边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在看到叛徒甫志高来诱骗江姐时,急得扯着身边妈妈的衣袖,禁不住喊:“别相信他!”剧场里,几乎没有喧哗。正是靠戏本身过硬,为《江姐》积累起良好口碑,使其在各地的市场化演出能够持续。
今明两天晚上,《江姐》还将在胜利剧院演出两场。
新闻来源网址:http://qjwb.zjol.com.cn/html/2007-11/28/content_1844701.htm